“莫以宜春远,江山多胜游”,这是古人韩愈的诗;“宜春——一个叫春的城市”,这是今人广告的词。宜春城下有个小镇,名字叫温汤。小镇外围皆是山,风光绮丽,空气不错,面积不大,自中心地带起,两条古街垂直交汇四散,古街区一侧一条大河自东经南向西而去。就这么一个曾经贫穷落后、交通不便的小镇,这几年被炒热,房子基价已经1万元起了。一年中除了7、8月还算清静,其余月份都是人丁爆满。 因为什么?只为镇内有两口古井,古井内天然温泉汩汩而出,四季不绝。单论天然温泉也没啥稀奇,只是这天然温泉富含硒,富硒温泉,全国独此一家。来此之人,无他,皆为这富硒温泉,泡脚、泡身、饮用,皆有益健康。选择买房常住之人,皆是受大裨益者,不惜重金下单,择此作为养生养老之地。 究竟是真是假,必须亲自来一趟,佐证自有分明。 一 好事多磨,出行时间改了三次,于今天(年11月13日)正式成行。早上九点出发,一辆考斯特商务车,载着我们一行10人,过苏州、杭州,朝衢州丽水方向行驶。十二点在富阳下高速,开到一个叫“东洲”的小镇,从大众点评上搜出个“叫只鸡”,准备到那里吃中饭,导航过去,原来是个卖烧鸡的门店,门面上的广告语令人捧腹大笑:“叫只鸡——让你满足对鸡的所有幻想”。 沿着垃圾遍地的脏马路寻找饭店,就近进了一家川菜馆,吃了个四不像的辣菜。好在价格便宜,一桌多元,填饱肚子就行。 下午继续赶路,由于导航不及时,在龙游服务区加油出来后,错误开到遂昌一道口,竟至无路,只能调头返回60公里,再转上饶方向,往弋阳开。我为什么会选弋阳住宿?一是去宜春必经之地,开了多公里正好歇歇脚;二是不知名的小县城,一般不会专程去,或许有意想不到的人文风物。 傍晚六点进入弋阳县城,刚下高速就是一片大建筑工地,建设的粉尘直接污染了空气,看来这个有着0多年建县历史的老县城也是一副要向国际大都会发展的架势。信江穿城而过,我们在江边找到一家“嘉城精致酒店”入住。 从消费来看,弋阳物价不高,满满一桌大荤外加一瓶四特酒才花了元。晚饭后下起了雨,在县城逛逛的计划泡汤。到了宾馆,还是不甘心,撑了一把伞出去,想到信江边走走。坑坑洼洼的路面,低低矮矮的店铺,昏暗不明的街灯,似乎蛮符合人口30万的穷县城模样。顺指点,走向“滨江公园”,那是一片塑料板围起来的工地,地面石子已经铺好,裸露着十几根钢筋水泥柱,夜色中看起来象披头散发的泼妇。我们怕被钢丝扎了腿,再不敢迈一步。 一晚上的雨淅淅沥沥,早晨终于停了。我和梅兄抓紧时间兜风,弋阳街头湿静,几家铺子半拉着门,老板娘无精打采,一边打着哈欠,一边卖着早点。一抬眼,看见了牌坊,上面写着“风调”字样,牌坊是新的,倒是旁边有一幢红色建筑,根据经验,应该有点花头。走近一瞧,果然有一座“儒学宫”。没看到儒学宫的介绍,网上百度才大致了解:弋阳最早的儒学宫,建立于南宋绍兴二年(),已毁,现存的建筑是明洪武二年(公元年)重建的。 被围墙圈着的儒学宫,三面紧挨民宅,像被挤在角落里的大个子,不得不缩着手脚。跨过门槛,扑入眼帘的是主体建筑大成殿,供奉着“三圣”像——孔夫子、孟夫子、颜父子,供台、拜堂一应俱全,就是少了些香火。大殿上方粗大木料制作的横梁、斗脊纵横交错,体现着当年的风范。 围着大成殿绕走一圈,除了大殿与围墙之间栽种了花木,不见其他另外的建筑,而离围墙不到一米,就是民居了。厢房逼仄地排列在两侧围墙边,现在是县博物馆办公室,从布局和建筑样式看,两边厢房很可能不是原物,梅兄判断说是上世纪九十年代建造的。据弋阳县志记载,儒学宫原建筑面积平方米,有棂星门、钟楼、鼓楼、礼圣门、泮池、状元桥、明伦堂、左右厢房、大成殿、后房等,非常气派。儒学宫早年做过弋阳县政府办公房,后来又被当做县博物馆,如今略作修缮后回归到单纯的文庙,由于资金等原因,未能恢复到古代规模。而且维修水平不高,油漆剥落的红墙,斑驳的石柱,褪色的横篆,大殿四周走廊碎裂凹陷,走上去深一脚浅一脚,粗糙破落,略显俗气,与学宫本该雅致、大气的格调不大符合。 在街头小店吃过早饭,找一当地导游去游龟峰。龟峰是在年列入“世界地质文化遗产”名录之后才被重视,开始了大开发大建设,目前已评到5A级景区。龟峰从远处和山脚下看起来平淡无奇,只见几座光秃秃的土山和一切杂木。乘电瓶车五六分钟到山里,低矮的云雾横在连绵起伏的山腰,一路古木苍翠,竹林掩映,池沼点缀,觉得有些情致。待穿越了一天然岩洞后,才发现别有洞天:座座山峰就像被施了魔法一样,各种象形姿态。比如展旗峰、老君峰,象鼻峰,三叠龟等,这些都是自然的鬼斧神工,不同的角度望去又演变成不同的模样。难怪徐霞客游历此处留下一佳句:“盖龟峰峦嶂之奇,雁荡所无。” 龟峰是红色砂岩构成的丹霞地貌,目测龟峰相对高度大约一、二百米,心中顿有轻慢之意,待行走一段,方觉此山之奇,山道曲折环复,山势险峻异常。可惜往山上攀爬,雾气实在太浓,一片白茫茫,上了最高的骆驼峰,没见着真面目。游步道延长了许多,在石崖上也修起了观光栈道,但在易风化的红石岩上修筑栈道,我有些许的担心。满足了游客的好奇心,满足了摄友的机位需求,看到雨水侵蚀了刚开凿的红石岩,不敢想象多少年以后因裸露而风化的景象。想对景区管理者们说一句:龟峰很小,小心呵护呀! 下山,迷雾拨去,看到一湾碧水,龟峰奇妙的山体,倒影于湖中,婀娜多姿。坐游船出景区,我们来到一家“龟宴农家乐”,点了一只5斤重的大龟,一只土鸡,还有弋阳年糕,弋阳扣肉,弋阳油淋鱼……颇具弋阳地域特色。 午后两点上路,经鹰潭市、抚州市、新余市,进入宜春市,入住温汤镇“四季明月温泉度假酒店”,因酒店股东之一为熟人,打过招呼后我们拿到最低房价:元标间。酒店四周都在建没,显得有些凌乱,但房间很干净,床品也舒服,四星标准,超值。 放下行李,我们漫步温汤街头,在一农家菜馆晚餐,炒了一大堆蔬菜,熬了一大锅白米粥,细嚼慢咽,吃得心满意足。 接下来我要说说“初探温汤镇”的心得—— 步行10分钟,看到有一个长廊,到处坐满了泡脚的人群。然后不远处发现有一口水井,突突冒着热气,进口处安装了自动门,必须投币一元才可以进去打一桶水,已经是晚上八点半,取水人依然川流不息。再看看广场上、绿荫里、亭台内、马路边众人围坐泡脚的奇观,不禁感叹:温汤人怎样的福源让老天恩赐给了这千年不竭千年不溢且从不冷却的泉水? 于是我们也找一泡脚店,10元享受木桶足浴。爬了龟峰的腿脚,也确实需要好好消除疲劳。 二 早晨起来又是个大雾天气,明月山是不能游览了。叶子从网上看到温汤南边有一个山村,村子不大,只有18户人家,可建村时间不短,有多年了,由于这里的村民不希望外界打扰他们的生活,就给村子起名为“难惹村”,取其谐音成“南惹村”。 车驶离温汤镇,在新修的柏油山道上盘延迂回,雾气愈来愈浓,能见度极低,车子像乌龟在爬。开了一个多小时,到达南惹古村。 这里是怎样一个“仙”字了得!远远的流水声响在耳际,淡淡的水雾飘在眼前,层层的青石阶梯叠在脚下。在村西口,几块天然的巨石组成一座形似山门的景观,两株粗壮挺拔的银杏树挺立在路的两旁,满枝金黄,一地灿烂。村民说,这是一雄一雌的长寿夫妻树,树的根脉相通,枝叶相连,像一座小树林,更像两位威武而又忠诚的守护神。抬头观望这千年的银杏王,心中怦怦然,像是在与神灵进行会晤和対语。 南惹古村幽静美丽又那么不呆板,富有生活气息;活泼生动又那么不染俗,好像武陵人眼中的桃花源。古村四面环山,绿树葱茏茂密,溪水穿村而过,鸡鸣野山坡,狗见游人而不吠。几座原始的木桥、石桥,连起错落有致的十几户人家。村里小径,全是原始的石块石板,上面布满了青苔,行走其间,绵绵不绝地倾泻出令人心动的诱惑。 我们在银杏树下的一户农家用餐,都是现杀现摘现炒,农家两口子忙得不亦乐乎,美味佳肴端上桌来了。正吃得一阵畅快时,一条狗来了,然后是两条、三条……我最怕狗,但这里的狗我不怕,因为它们好温顺!它们面对美食,并不会摇尾乞怜,只是静静地站在一旁,偶尔望着你一眼。我忍不住把腊肉、香肠喂给它们吃。 午饭后,我和叶子一起不断向山腰攀登,一路小溪流水飞越,冲击着满溪的大小石头,哗然激昂,我们宛若一群激情飞扬的少年,兴致勃勃,脚步如飞。目光抚过路边的小花小草,目光抚过坡上的茶树,目光抚过山岗的竹林,脚趾的神经末梢都悉数张开,能感觉到一寸一寸挨近古村的节奏,一点一点地朝着宁静和幽深推进的速度。我感觉到眼前的南惹似乎在移动,又似乎是静止,让人觉得屏气凝神。我感觉到眼前的南惹似乎很清晰,又似乎很模糊,让人置身梦境一般。走在南惹古村,我仿佛在听着它的呢喃,嗅着它的体味,感受着它的气息,与它促膝、对视、融化成一个整体。 离别之际,回望南惹,云雾袅袅,群山如聚,绿水潺潺。想起宋代王观的一首诗: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 哦哦,原来,南惹并不是一个招惹不得的去处,却是一个眉眼盈盈的好去处! 晚上,再探温汤镇。 这次走到古井公园的一口老井旁,它已经被栏杆围了起来,旁边有个公告提示我们:这口井从年1月5日后“实行封闭,不予取水,仅供参观”。镇上的老人告诉我们,过去,温汤只有这一口井,当地老百姓来这里取热水,回去洗脸洗脚洗澡,只为省柴火,不知道这水还有那么大的医疗保健功效。而位于玉盘广场的新井,则是近几年旅游开发时所建,老井被“掏”干后,新井被“掏”干的频率越来越高,到了游客高峰时期的傍晚,新井也会关闭,直到第二天早上才打开。 瞧瞧,飘落的小雨都没有阻挡大家取水的热情,玉盘广场周边的走廊里,五颜六色的桶子排成排,来自各地的“泡脚客”聚在一起边泡脚边聊天。 关于温汤的水,有一种说法:其属于“高硒低硫”温泉,目前全世界所开发的泉水中,只有法国的埃克斯和中国的温汤两处,而埃克斯的是冷泉。在宜春市政府网站,温汤温泉也如此被介绍:源于地下多米深的岩石裂隙,分布于温汤集镇0.8平方公里范围内,水温常年保持在68至72摄氏度,日出水量万吨以上。温汤温泉可饮可浴,除富含硒元素外,还包含20多种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无机离子,碱性弱、矿化度低、热量高,具有很强的生理活性,有明显的强身健体及抗癌作用,对风湿、类风湿、肩周炎、坐骨神经痛、颈椎病、腰肌劳损等运动系统和神经系统疾病有独特疗效。 我们重回昨天的泡脚店,希望能泡出个神奇效果来,可以佐证“泡脚客”们口口相传、津津乐道的,关于温汤温泉“曾经治好过病”的神奇事例。这个时候张教授接到一个电话,是一退休局长打来的,他在温汤买了房子,明天他儿子从无锡搬家具过来,他和老伴19号准备来此定居。这个身边的活生生的例子,很具说服力。 不过我担心,象这样开发下去会破坏这里的自然生态环境。发展和保护本身就是一种矛盾,但愿发展和保护和谐共存,但愿温汤小镇越变越好。 三 查了天气预报,今天不下雨。所以我们决定去武功山,张局长推荐的羊狮幕景区。对于武功山的神往源自于红军的描述,它是华东户外圣地,也是山友回头率最高的线路之一,他本人曾经两次徒步武功山。因此,我可以不赏明月山,但必赏武功山。 羊狮幕位于武功山和明月山中间,属于武功山地域;就行政区域讲,处于宜春市、吉安市和萍乡市交界处,距离我们的酒店七十公里。 天阴沉沉的,汽车在盘山公路上开了一个小时后抵达景区。一看就是个藏在深闺少人识的新旅游点,果然,年以后才开发的。偌大的停车场没有几辆车,当地村妇上前来兜售雨衣,说山上在下雨。就有人嘀咕:这景区有看头吗?门票加缆车费还那么贵,一人元。等坐上缆车,同样失望:天空水雾很厚,会下雨吗,能看清风景吗? 既来之,则安之。先在一饭店用午餐,现烧现吃。填饱肚皮后开始踏步武功山,刚开始,还是阴雾重重,走了一刻钟后,一抹轻云从山另一面的陡壁上被风卷了上来,那层层笼罩的白雾一下子被风吹散,扑来的是阳光,大家下意识抬眼去看,太阳照在头顶,四周的山一座座露出真容。在一阵欢呼声中,人瞬间变得精神百倍,指点着远方的山脉,感动万分。 接下来的羊狮幕之行相对于我的语言描述,显得是如此的苍白空洞。整个大山很美,仙气朦胧的气氛!看得见的冷色与峡谷的组合,峡谷与植物的组合,给人视觉上的冲击确实是非同凡响呀!步行在一半山、一半峡谷之上的小道,感觉就是一种飘飘欲仙。之前我一直以为只有黄山才会有这样的气氛,今天才发现武功峡的这个气氛不亚于黄山。而武功山的自然植被,远远超过黄山,超凡脱俗的原始秀! 这里有北纬27°最完整的原始森林,受亚热带季风湿润性气候调节的影响,使得这里成为名副其实的天然氧吧、大自然濒临珍稀古树繁衍基地。好多植物涌入眼帘,竞相求欣赏,来不及啊! 在崖中穿梭,须和云海争时间,因多数时间云雾笼罩,看到这边的山昂然耸立,会有另侧的山峰淹没在云深雾浓里。羊狮幕的美正是因其不断变化着的云彩衬映,如梦如幻,尤似仙界。徜佯在这诗画般的栈道上,静听崖下沟壑深谷,瀑泉飞歌;眺看变化中的云海,如群羊踏浪,如众狮腾跃,似仙女舞袖,似众仙拜会。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玉皇大帝也不外乎此等逍遥吧? 羊狮幕,属江西最高峰武功山的一个次峰,值得一来再来。 翌日八点半,退房,离开居住了三天的温汤镇。行驶公里到达湖口县,在县城一条街上找饭馆。小饭店卫生状况不佳,叶子他们提出要换。我看看都是半斤八两,怕麻烦,坚持没换。菜肴以鱼为主,至于鱼的名称,现在回想起来是一点也没记住。 我把归途中的歇脚处定在湖口,是为了踩着苏东坡的脚印,前来倾听石钟山“微风鼓浪,水石相搏”之声,或者体味一下“眺彭蠡,览长江,犹思湘军水师气势如洪”的境界。还有一个目的:看鄱阳湖。 饭后入住维纳斯连锁酒店,张教授的金卡可以打七折。安顿好后,我们即出发去石钟山。十来分钟汽车就到了,门票60元。关于石钟山的名字来历,北魏郦道元说是外形像时钟,唐代李渤在深潭上发现两块巨石相击之声,清脆而高亢,故名石钟。苏轼亲自乘舟考察,发现绝壁下都是洞穴和石缝,风浪冲击洞穴,发出钟鸣般的声响,并为此写下名传千古的《石钟山记》。 石钟山海拔只有六十多米,位于鄱阳湖的袋子口上,所以是一处军事要塞。最著名的战役有“朱元璋和陈友谅大战鄱湖十八年”,“太平军与湘军之战”,“李烈钧讨袁起义(二次革命)”等。山上有许多亭子,站在亭子上远望,能够看见长江和鄱阳湖交界处一清一浊,江水和湖水象经过了切割似的分明。可惜,今天浓雾锁江面,但鄱阳湖守着淡水湖老大的位置,那份壮阔还是先入为主了。 四 最后要讲讲同行的两个人物: 先说友秋,年龄67,郁建东曾写过一篇《奇人友秋》,我也是因郁而认识他。他的最奇点在于27岁得了肝硬化,被医生宣判死刑,后通过练气功、中医治疗,不但病情消除,身体还越活越健朗。他现在是福建武夷山人,因为那里空气好,他投资建设生态山庄,一半时间在山里。他说论精气神、体力和肌肉强度,现在的自己比30岁时还健康。在武夷山他跟作家马原成了朋友,他们俩都深信生命是以水为基础,生病也是水积的,它既然是水积的,给自己的身体换水,也许会把疾病带走。出好茶的地方一定有好水,地球上最好的三片茶产区都在中国,东边是阿里山,中间是武夷山,西边是勐海。马原选择了西双版纳勐海,他选择了福建武夷山。60岁前,奚友秋的人生很精彩,一边攒精神养身体,一边攒钞票搞经济,两手抓,两手硬,成功人士的唯一缺憾是没有儿子承继家业,他和女儿约法三章:三年内再生个外甥。三年期限到,女儿没有完成使命,只能他老人家亲自出马,找个年轻的姑娘,给他育子。如今,他儿子3岁,大老婆、小老婆各一个家,和平相处,周一到周五,他在小老婆处生活,周六周日陪大老婆。这在当地算是公开的秘密。 再说孙哥,大名海平,堰桥镇出了名的“青头”。孙哥脸上有两道很深的疤痕,他说是打架留下的,年轻时他混社会靠的是能打、善打。说真的,当个“青头”不容易,比当个好人难,当青头的真谛在于把握社会人群,能碰什么人不能碰什么人,碰什么人能长自己威风,碰什么人能灭自己志气;不然混不好,不是穷困潦倒就是被送进监狱。排除长相因素,我发现那些青头很大的一个特点是,讲义气,敢说敢做,不怎么在乎女人,却有好多女的要死要活的想跟着他。孙哥就有三段婚姻,而且老婆一个比一个漂亮、年轻。我这里不是推祟“青头”,而是他们身上有值得学习的地方,有些暗合成功学之道。 梅里村姑赞赏 人赞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