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春山清水秀,是个休闲养生之地。一方水土育一方人,这里的好山好水蕴涵浓郁传统色彩的膳食,也酿就了各地丰富多彩饮食文化。国庆来临,当你欣赏到宜春各地美景后,再品尝一番颇具特色的风味美食,那更有几分节日愉悦。这里向大家介绍几道地方名菜与几处好景,带给你几分玩得尽兴、吃得舒心的休闲惬意。 一方“硒 水养出百搭美味 南庙豆腐“三宝”之首等你来 记者陈国菊文/图 宜春袁州区南庙镇的“三宝”(豆腐、水酒、武术)之首豆腐,是远近闻名的美食佳肴。“来盘南庙豆腐”,大凡来到宜春旅游,都会点上一至多道用南庙豆腐烹制的菜肴。南庙豆腐色泽乳白,吃起来有纯正的豆香味,无论是蒸煮还是烧炒,都能不变色,不散体。盛产此豆腐的南庙龙康豆制品厂一天产量只限多公斤,有时店家告知食材用完了,食客还会乐此不疲地再寻下家,只因好这口独特味道。 含硒水加精细工艺做活小豆腐 南庙豆腐味美,主要是食材上乘,用于做豆腐的水含硒这种防癌养生重要微量元素。再加上一丝不苟与不添任何添加剂的制作工艺,成就了南庙豆腐的好品质。 南庙豆腐出自该镇的龙康豆制品厂,厂长是被当地称为“豆腐王”的杨自江。他说,以前,南庙镇农村基本上家家户户都做水豆腐,然后挑着担子走村串户叫卖,一天只赚得点零花钱。 杨自江所在的镇农机厂改制后,就觉得卖南庙豆腐有前景,关键是要做出独特品质。深谙此理的他去到全国各地参观考察,拜师学艺,并被南昌市龙康豆制品厂吸纳为分厂。 厂里营销总监唐伟民告诉记者,南庙豆腐工艺独特,全国少有,它的制作要经历磨浆、烧浆、过滤、点浆、上榨等七八道工序,不上任何添加剂。厂里日加工大豆多公斤,从最便宜的0.5元一块的白豆腐到3元左右一斤的油豆腐。目前有白豆腐、油豆腐、豆腐干、水豆腐、豆浆等10多个品种,并卖到了万载和萍乡湘东等地。 黄牙头炖豆腐火候谨掌握 南庙豆腐的吃法很多,用来素炒味道纯正,用于煲汤味道鲜美,用于烧烤香气外溢,用于凉拌清香可口……。而最有营养元素的还是豆腐炖鱼汤。当地人称吃上一碗鱼炖豆腐,可以六六大顺,年年有余。 距南庙镇约5公里的湖岗台休闲农庄,厨师张师傅向记者介绍农庄名菜黄牙头炖豆腐的烹制。这道菜选用的主料是滤干水的白豆腐两大块,切成小块。另一样主料是新鲜的黄牙头约五六条,需宰杀洗净杂质。辅料是老姜一小块,去皮拍碎,葱切段。调料要选宜春土茶油,再备些精盐、料酒。 烹制时,先将炒锅中的油预热,搁碎姜爆香后倒入黄牙头爆炒几分钟,再搁料酒盖盖焖干汁。然后搁豆腐,注开水。此时,关键的是火候,搁盐后要盖盖大火煮开转中火再炖10分钟,盛汤碗后再搁葱。 不到20分钟,一大碗色泽清纯,肉汁鲜嫩,透着土茶油浓香味的黄牙头炖豆腐即可上桌,这一份大海碗盛装的菜肴价格在50元左右。 张师傅特此提示:火候掌握不到位,要么鱼和豆腐一锅烂,要么汁味没完全溢出。同时,品尝这道菜时,还可配一些当地的辣椒酱、炒辣肉等,显得荤素搭配、浓淡相宜。 小镇故事 吃豆腐看武术玩“混搭” 南庙镇是袁州区的一个小乡镇,位于宜春市城区南郊,据史载因庙宇众多,而名南庙。豆腐、水酒、武术被誉为南庙镇的“三宝”,有着悠久的历史,而豆腐又为“三宝”之首。该镇由于豆腐闻名,也逐渐衍生出豆腐乳、豆腐干等系列产品。尤其是豆腐乳,纯土茶油为佐料,一罐克的瓶装腐乳才5元左右,还有十余种塑料包装或果冻杯包装(克/杯)的豆腐乳,价格在2—6元左右。 南庙的水酒是当地老俵用粮食自酿而成,口感香浓,味道独特,却后劲不小。如果酒量小的食客没控量,便会一不留神“醉”在他乡。 南庙武术也堪称“三宝”之一,该镇于八十年代被授予“全国武术之乡”。这里的武术有着上千年历史,大多是祖传技艺。如果品完豆腐宴,还可来到周边村落,看上一场具有浓郁乡味的武术表演 行程:从市区出发到镇集市约20分钟。 从宜春市区出发往南行至中村路口,见“湖岗台休闲农庄”指示路标右拐,经过一段小道即到,全部车程约半小时左右。其他还有周边的白马农庄、新康龙农庄也可前往,车程大约不超过半小时。 当游玩返程时,还可顺便带上几样南庙豆腐干、豆腐乳、水酒等价廉物美的土特产回家细品。 心急吃不了热包圆吃完之后团团圆圆 包圆——叫响全国的铜鼓客家美食 李秋秋、记者陈国菊文/图 铜鼓有三宝,包圆、撑酒、温泉澡。尝一尝美味的包圆,品一品醉人的米酒,泡一泡舒服的温泉,你才算来过了铜鼓。之所以把包圆放在第一位,是因为它是铜鼓客家人特有的食品,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 铜鼓的客家饮食中,有一个特殊的类别,叫做“米果”——用杂粮、红薯、糯米的各种淀粉加入南瓜、芋头、红薯等做成的主食。高粉米果、荞麦米果、汤圆米果、芋仔米果、搭缘米果、麻糍米果、油浮米果……各种蒸的、煮的、炸的、甜的、咸的米果,有二三十种之多。铜鼓人为什么会发明出这么多米果呢? 明清时期,客家人从闽粤赣来到铜鼓谋生。由于丘陵山区日照时间短、土地瘠薄,加上耕作技术落后,水稻产量低。如遇上水旱灾害或严重病虫害,甚至绝收。为了解决主粮不足问题,客家便开垦山坡地种植番薯、芋、豆、玉米作杂粮。聪明的客家主妇粗糙的杂粮做成米果后,口感变得更加细腻。各种米果见证着铜鼓客家祖先的艰辛生活。后来,即使不再粮食短缺,铜鼓人还是喜欢吃各种米果。 包圆是铜鼓客家米果的一种。“包”字有“一定”的意思,“圆”有“团圆”的意思,所以“包圆”寓意欢欢喜喜、平平安安、一定团圆。你只有在重要的场合、招待贵宾时才能见到。它的做法与饺子相似,但外皮、馅心都很讲究。 铜鼓本地出产的芋头个小味香黏性好,煮熟捣烂后加上本地红薯刨丝洗出的淀粉,揉和发轫擀成胚团,用手掌压拍成四周薄、中间稍厚的圆形薄皮,再包入事先制好的馅心包裹。馅心有冬笋腊肉炒制的,有猪油伴芝麻白糖的,也有鸡肉香菇炒制的。包好后放在竹笼蒸15分钟就可吃了。 第一次看到包圆的人,总是觉得很奇怪——它是三角形的。这是因为包圆是采取蒸的烹饪方式,外皮很薄蒸熟后会变得柔软,三角形的支撑作用能使它蒸熟后依旧保持端正的形状。包圆的三个角对铜鼓人来说,更有特殊的含义。它们分别代表铜鼓客家人根在中原、情系中原;来自闽粤赣;扎根赣西北、情系赣西北的三种寓意。 包圆蒸好后,会被连笼端上桌。撒一些冷开水放黏连,就可以开吃了。刚出笼的包圆呈玉色,软而不粘,鲜香可口,甜而甘肥,松韧爽口。不过大家千万不要夹了包圆立刻往嘴里送,心急也吃不了热包圆。别看包圆并不冒热气,它“面孔”凝重而冷峻,但“心肠”很热。所以不能大口咬吃,最好是稍微冷却一下再咬,否则馅里的油汤会烫口。 包圆不仅是一种食物,它还寄托着一份忆苦思甜的情怀,一份朴素美好的愿望,一种对祖先的怀念和追思。 吃完到这儿玩 秀美西向展画卷 西向位于三都镇,距离县城32公里。这里是个群山环抱山间的小盆地,是个恍如世外桃源的地方。 村里有一座始建于南宋祥兴年间的傩神殿,并延续了每年农历六月六祭祀傩神的古老民俗。这里还是一块红色的土地,有中共铜鼓县委第一任书记陈逸群烈士旧迹、彭德怀部队转战西向在戴氏老屋留下的大量红军革命标语。一碗纯手工酿造的西向戴家龙虎斗酒,向您展示热情淳朴的客家民风。古老的梯田和水车动力榨油坊,见证着西向农耕文化的传承。 这里四季均可观赏云海奇观,常年云雾缭绕,特别是雨后初晴,如轻纱般漂浮在村庄、山林间的雾气,最为迷人。收获季节西向梯田的浓淡调和,都是画家无法描绘的美丽。 湖光山色天柱峰 天柱峰景区是国家级森林公园,属国家AAA级景区,位于大段镇,距铜鼓县城30公里。 景区突出的特色是丹霞地貌形成的山、石、林、峰、相互辉映。天柱峰屹立于景区中央,三面环水,雄伟挺拔,海拔高度米,形同天柱,有“修江第一峰”之称,相传为八仙之一的张果老随身携带的仙螺所化。山下九龙湖水碧波荡漾,山光倒映,水天一色,令人心旷神怡。 景区主要景点有九龙叠瀑、峡谷漂流、灵石古庵、观音晒鞋、水上迷宫、少女之春、沼泽栈道、森林穿越、客家风情寨、水上一线天等。 交通提示: 特产推荐:龙虎斗酒、撑酒、红豆杉酒、竹键盘鼠标、海辉速冻包圆、笋干、香菇、木耳、蜂蜜、有机米。 “面子菜”——上荤下素薄而爽 此菜乃铜鼓流传已久的客家营养美食 李秋秋、修河源头、记者陈国菊文/图 铜鼓是一个以客家人居多的山区县,这里的客家美食琳琅满目,其中有一道叫做“面子菜”的系列菜肴,从叫法和做法上来说,都可谓绝无仅有。这其实就是一道食材很普通的菜,每道菜有白菜、萝卜等素菜垫底,覆盖在上做“面子”的有腊猪肝、腊鸡子等荤菜。这道菜上荤下素,荤素搭配,如今成为该县卢家山庄为主的一些旅游景区餐饮酒店的招牌菜。它的价格也不贵,一盘菜价格大约在20—30元左右。 “面子菜”因美好传说扬名 关于铜鼓“面子菜”的来历,有一个美好的传说。从前曾有一户大户人家,娶了一个漂亮、聪明的儿媳妇。新媳妇过门不久,按照乡俗娘家人要过来看女儿,俗称“拉月”。婆婆想考考新媳妇的智慧,就对新媳妇说:“今天这顿饭就交给你,我都准备好了菜,全放在厨房里面。” 新媳妇来到厨房一看,案板上只有一碗肉,一条鱼,其余的荤菜每一样都只有一两左右。新媳妇明白了婆婆的用意,立马到菜园采摘了七八样蔬菜,又将那些少许的荤菜切成薄片,把菜做成上荤下素,被客人大加赞赏。婆婆问她这些菜都叫什么名?她笑着说叫“面子菜”。后来,这道菜就慢慢传开来了,成为客家人的家常菜。 铜鼓50岁以上的人,都对“面子菜”有着深厚的感情。那个年代,大家生活都不很富裕。客人来了,主人做菜时总是把刀磨利一点,就可以把鸡、鸭、鱼、肉等荤菜切薄一点,尽可能让“面子”面积最大化,这样就可省下点食材。而知礼的客人也每每只是挑起下面的素菜吃,在主人热情叫多吃荤菜时,还一个劲地说:“吃了吃了”。 面子菜表达了客家人热情古朴的处事原则和待客之道,从现在营养学上看,荤素搭配、取自天然食材,非常的养生。如今,过上幸福生活的客家人再也不会因招待客人怕没面子了,但流传下来的“面子菜”却演变成丰富美味的独特菜肴。 薄而爽是“面子菜”特色 铜鼓客家的“面子菜”以卢家山庄为最,它不仅味道鲜美,而且富有创新,打出了系列招牌菜。山庄后厨的李师傅是一位从事数十年客家传统菜烹饪的大师傅,他指着案台上的备料介绍:在客家话中,“东”有“顶着”等意思。白菜垫底,猪肝做“面子”,那就叫“白菜‘东’猪肝”;菠菜垫底,鸭子做“面子”,就叫“菠菜‘东’鸭子”。 李师傅说,做“面子菜”最大的特点是体现“薄”、“爽”二字。按照传统做法,做“面子”的食材大多是腊制后的猪、牛内脏,先要进行洗净、浸泡,一些不易烂的还要经过蒸煮。然后就是切片,这是显示“面子”的关键,把荤食材切得较薄,客人吃起来不费劲,像猪肝等食材还有入口即化的感觉。同时,与垫底的素菜同食,也起到荤素均爽口的协调一致。 不一会工夫,几道“面子菜”就烹制出锅。只见猪肝、猪心、墨鱼、鸡鸭等做“面子”的菜分别顶在一盘盘菜上,又好看又散发出阵阵诱人香味。 温泉故事: 美食加温泉成就养生佳地 因“面子菜”闻名的卢家山庄坐落在铜鼓县温泉镇石桥村。温泉镇因温泉得名,离卢家山庄约40分钟车程。这里的温泉在地下米左右,日供水可达千吨以上。水质分析表明,含有硫酸钙型,含二氧化硫、钾、钠、钙、氢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元素,对防治皮肤病、关节炎、类风湿、骨神经痛等有显著疗效。 卢家山庄做菜的原则是,保持客家的原汁原味,土鸡、土鸭、野山羊、鱼从养殖起不放饲料,土法养殖。山庄特别设计了两种经典的“面子菜”宴席套餐,花了几百元就能尽享全套“面子菜”全席。 泡温泉是一个浪漫的项目,多家大小不一、功能不一的泡池能供客人选择。泡上一个小时左右,休息之后的客人还可继续在农庄周边走走看看,徜徉在田野的古朴中。临近傍晚,还可与同行者举行野外烧烤,农庄能为你提供相应设施。返程前还可稍些米果、包圆等客家美食给亲朋好友品尝。 从南昌市区走高速自驾约2-3个小时。 路线:铜鼓县高速公路第一个出口米右拐,往铜祺公路直行到石桥村,往红色旅游公路,金明路往前开米即到卢家山庄。 ------------------------------------------------------------- -35985881368980 投稿邮箱: qq.北京白癜风能治好吗白癜风是什么症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