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的习俗除了讲究禁火、扫墓,还有踏青、荡秋千、蹴鞠、打马球、插柳等一系列风俗体育活动。相传这是因为寒食节要寒食禁火,为了防止寒食冷餐伤身,所以大家来参加一些体育活动,来锻炼身体。清明节,民间忌使针,忌洗衣,大部分地区妇女忌行路。傍晚以前,要在大门前洒一条灰线,据说可以阻止鬼魂进宅。因此,这个节日中既有祭扫新坟生离死别的悲酸泪,又有踏青游玩的欢笑声,是一个富有特色的节日。 在宜春,清明节必须做的事情又有哪些呢? 01 给先人扫墓 清明祭扫仪式本应亲自到茔地去举行,但由于每家经济条件和其它条件不一样,所以祭扫的方式也就有所区别。“烧包袱”是祭奠祖先的主要形式。所谓“包袱”,亦作“包裹”是指孝属从阳世寄往“阴间”的邮包。过去,南纸店有卖所谓“包袱皮”,即用白纸糊一大口袋。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用木刻版,把周围印上梵文音译的《往生咒》,中间印一莲座牌位,用来写上区号亡人的名讳,如:“已故张府君讳云山老大人”字样,既是邮包又是牌位。另一种是素包袱皮,不印任何图案,中间只贴一蓝签,写上亡人名讳即可。亦做主牌用。关于包袱里的冥钱,种类很多。 02 吃艾叶粑粑 宜春人清明必吃的美食——艾叶粑粑 年年艾叶绿,岁岁艾糍香。每到清明节前夕,宜春就处处飘着艾糍的香味。 艾叶粑粑是一道传统的汉族小吃,在各地有不同的叫法和做法,一般在清明节、寒食节食用。其外表是深绿色的,里面的馅或是豆沙或是碎花生的甜糍粑,也有放碎菜叶做成的咸糍粑。每到春季,田头水边就会长出一丛丛艾草,人们把它们采下来,将糯米蒸熟,拌入艾叶一起舂成米膏,在中间包些花生或芝麻馅,团成一个个绿绿的小粑粑放进锅里蒸熟。出锅后,柔软、爽滑,香甜的艾叶粑馋的小编直流口水。 据《本草纲目》记载,艾草气味苦、微温、无毒、止吐血、妇人漏血、利阴气、辟风寒、使人有子,有人因此称艾草为“医草”。 来源:天天快报 赞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