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6-28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第期-

味道里掺杂了记忆,温暖了一代人。如果说人文美景是一座城市的魅力,那十年老店便是一座城市的福力。

宜春的大街小巷,坐落着许多老店,它们见证了宜春城的日新月异,跟随宜春的发展而发生变化。这些老店,承载着老手艺的传承,创造出一样样经典美食。

经岁月沉淀,被食客们口口相传。人们对食物的情感也在碗筷交织间得以存留。

老店之所以被人人夸赞,除了十几年不变的老味道,更因为它记录了一代人的青葱岁月。

人们都被街上各式各样的美食店撩得眼花缭乱,新生辈的人似乎都很少有人知道过去的“宜春味道”,当初最繁华的中山路现在也逃不过被重建的宿命。

说起德丰美食,宜春很少有人不知道的,22年的历史为它积累了很多回头客,德丰美食的早餐也是相当不错。

△德丰美食

小编:现在店里都是老员工吗?

黄阿姨:之前都是我们一家人在弄,现在店开起来了,就招了一些人。

小编:这家店是怎样开起来的?

黄阿姨:爸妈当年在宜丰长青机械厂下岗后,为了维持生计在鼓楼路口摆摊卖麻辣小吃,那时候的鼓楼不像现在这般繁华,物价便宜,当时的麻辣串只要5毛钱一串,喜欢吃的人非常多。

小编:最初这家店的规模是怎样的?

黄阿姨:最初的时候是父母摆地摊,就是那种小推车,2年,当时宜春致力建设文明城市,街边的商贩被严厉打击,鼓楼路那边也面临拆迁翻修,爸妈决定把小摊我们来打理。最开始的店面就只有门进来这一快这么大,小店更是从之前的一间店面变成两层式店面,而后又转化为如今的三家店面。

小编:店里生意这么好,有想过开分店吗?

黄阿姨:暂时还没想过,现在就只想着把这家店好好做下去,让老客户和新客户满意。

小编:我看你怎么还用手工记账啊?

黄阿姨:有时候人多,机器始终不如人灵活,怕耽误顾客时间,这样的记账方法虽然土了点,但是挺方便的。

朝阳路里隐藏着许多美食,德丰美食却依旧是宜春人心中最美味的麻辣小吃。店家老板表示,之所以他们的生意能得到顾客多年的亲睐,和他们凭着良心做生意的态度是分不开的。

夏天的时候,来这里点碗绿豆汤、西米粥或是银耳粥,清凉又消暑。如果吃不够还可以再叫份其它的粉面,很多吃货还会来点麻辣串,简直不要太美味。

听说这里还有自制的龟苓膏吸引着很多回头客。(上面有一层炼乳,吃起来很有味道)黄阿姨说,他的绿豆汤和麻辣小吃是最受欢迎的。

变化多端的年代,一种美食能从那代人过度到这一代人,生意依然火爆,那一定是有他的过人之处及生存之道。她已经在每一个宜春市民的心目中建立了麻辣小吃头衔的好口碑,味美自是不用细说。

还好我们机智,错开了吃饭高峰期,能得以和黄阿姨好好了解这家店背后的故事........

这座城市美食与故事相互交织,每一道食物都承载了宜春人的乡土故事。

从摆摊到一间狭窄的小店。到现在平方米的大店,吃过这家店的人有的都以结婚生子,一路走来,这家店也承载了一些人的青春回忆。

从摆摊转变成现在的店铺,其中的酸甜苦辣恐怕除了他们自己,旁人很难感同深受。

小编:是怎么做出这么多人都认可的味道的?

黄阿姨:那时候为了让麻辣小摊能符合大众口味,爸妈两每天都熬夜在老房子里琢磨熬料配方,起早贪黑的,进步不断的尝试,味道也就弄出了。

小编:现在店里主要是你在管理?

黄阿姨:我20多岁就在这里帮忙了,现在是我们姐弟共同打理,爸妈平时也会过来帮忙。

小编:我看很多店都是用名字命名的,你家这个店名是怎么来的?

黄阿姨:爸妈在朝阳路盘下这家店后,对面当时是宜春最好的酒店叫“德和酒店”,他们俩便灵机一动结合老子的“修之于邦,其德乃丰”,取了“德丰”。

小编:店里的营业时间是怎样的?

黄阿姨:早上七点半我们就开始营业了,但是我们起得比这个早,做餐饮的挺辛苦的,到中午饭点时候,人比较多,一直营业到晚上12点,晚上10点多钟还是有很多人来吃麻辣呢。

黄阿姨回忆说:“当时听我爸妈讲起,有许多远地方的顾客,骑自行车大老远来到小摊子买麻辣呢”。

旁边的店铺换了又换,为什么德丰美食依旧坚持到了现在?

黄阿姨告诉我们,现在店里的主要工作都交给了几个姐妹,但爸妈还是会到店里帮忙。味道好、卫生干净,让人吃的放心,这是很多顾客常常光顾德丰美食的最主要原因。

吃美食,大多数人最害怕的就是食材安全问题了,而他们家辣椒调配绝不使用辣椒精等有害物质,而是参入朝天椒调辣。

他们的生意之所以能得到顾客多年的亲睐,和他们凭着良心做生意的态度是分不开的,“我们坚持食油一日一换,坚决不使用地沟油”,黄阿姨说。一方面顾及味道的新鲜,另一方面更是顾及了顾客的健康!

看我们在拍照,店里的阿姨和我们说:“菜品每天都保证新鲜,买回来的肉和菜,我们洗干净之后穿串,等客户们来挑选”。

厨房和餐厅之间没有可以阻隔开,食客在外面吃饭的时候,可以清楚的看到里面师傅的制作过程,师傅们都很熟练了,无碍于食客们的注目,娴熟的干着自己的工作。

当问到现在的价价格变化时,黄阿姨表示,随着物价上涨,到现在价格也翻了好几倍,他们尽力保持一个合理的价格,让老顾客、新顾客都能吃到实惠又好吃的小吃。

店里的装修风格也更随着时代的变化而越贴近现在人的审美,遗憾的是黄阿姨她们也没有当初店的照片,我也只能靠阿姨们的讲述在脑海里自行脑补这家店最初的样子。

德丰美食不远处是如今最繁华的鼓楼路,相比那里的喧嚣,这里似乎更贴近市井生活。

宜春城不大,如此兜兜转转也晃完大半。宜春人的故事和感情也依旧徘徊在这街头老店的美食气息里。

等着人来探访,也等着故人归来。德丰美食将是幸福味道的传递,那个时候,我才知道原来味蕾的记忆,比任何感官都要来的深刻。

在宜春长大的你还知道哪些好吃的老店?

欢迎在文末留言,小编这就去采访!

留下你的故事,大家一起回忆吧?

—END—

图/文

每日宜春

YJY

图文为每日宜春原创,欢迎推荐、投稿

投稿/转载(

------分隔线----------------------------
热点内容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