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春新闻网:好山好水好前景——铜鼓县创建国家生态县工作扫描铜鼓县自启动生态县创建工作以来,坚持“生态立县、产业富县”发展主战略,把生态建设贯穿经济、社会和文化建设全过程,生态经济不断壮大,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公众生态文明意识增强,生态县创建工作成效明显。今年初,该县通过国家级生态县考核验收。1建生态县,完善体制机制建设铜鼓森林覆盖率达87.2%,是江西首个、全国为数不多的中国长寿之乡。面对得天独厚的生态优势,该县意识到创建生态县,是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双赢”的首要选择。成立了由县长任组长,各乡镇、县直有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及时研究解决创建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确保创建工作落到实处。编制了《铜鼓县生态县建设规划》,颁布实施林地保护、环境保护、水土保持、旅游发展、有机农业、矿产资源等十几个专项规划,将生态县建设纳入规范化轨道。落实创建任务,细化工作举措,实施跟踪督察,将生态创建绩效作为考核的重要内容,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人大和政协监督、乡镇部门协作、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局面。2产业升级,生态经济发展强劲铜鼓县立足县情,明确了“大力发展有机农业、适度发展新型工业、放手发展旅游业”的产业发展方向。有机农业势头强劲。该县以打造全国首个整体有机县为目标,通过3年的打基础、抓龙头、建基地,有机农业呈现良好发展势头。目前,全县农业龙头企业中,年销售收入在万~万元的有7家,万~1亿元的有3家,农民合作社有家;有机农业示范区面积达到60万亩,所有有机示范区和25个农产品都通过欧盟有机论证。新型工业提档升级。该县主攻生物医药、新能源等绿色产业上下游配套项目,先后引进鹏创科技、友林能源、熊果饮料等20个项目。年,全县生物医药、竹木精深加工产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5.4亿元,年创税收1.3亿元。严格执行项目准入制度,提高环境准入门槛。近年来,该县先后否决了30多个不符合环保要求的项目,累计拒绝外来投资近20亿元。旅游服务业日臻壮大。该县用好“中国长寿之乡、中国南方红豆杉之乡”品牌,加大对外宣传推介力度,成功入选“年中国百佳深呼吸小城”;全力推进汤里景区、天柱峰景区和燕鸣温泉等投资亿元以上旅游项目建设,目前,天柱峰景区已试接游并开展省级生态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汤里温泉、尖尾峡漂流、花浒林泉等旅游项目均可在今年实现接游。近3年来,全县共接待游客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10多亿元。3综合整治,人居环境持续改善近年,该县不断深化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将改善人居环境、提高生活水平与生态环境建设有机结合。
扎实推进以“三清六改”为重点的秀美乡村村庄整治活动,近10年来,全县累计投入资金1.5亿元,建设新村点个,改水、改厕余户,新建沼气池0余个;加大城郊“两违”清理整治力度,深入开展农村用地“三清一控”活动,3年来,全县共处罚违章建筑近千栋,有效遏制了非法买卖土地、林地和侵占基本农田、违法违章建设等不正之风。
完善生态基础设施体系,提升生态创建硬实力。投入余万元建成日处理1万吨的县城污水处理厂及乡村污水处理站。投资万元建成县城垃圾填埋场及配套垃圾处理渗滤液工程,设立农村清洁工程专项资金,形成了户分类、村收集、乡镇转移、县处理的生活垃圾收集处置体系,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95%。深入开展城市建设三年升级战,完成“一河两岸”暨主题公园、迎宾大道、文化艺术中心等项目建设和路网工程。3年来,全县共实施城建项目64个,其中完成47个,总投资达34.8亿元。
生态建设正托起铜鼓的未来,美丽的生态园林城建设之舟在世人瞩目中启航。 赞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