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11-6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李文会(南宋参知政事)

李文会(—),字端友,惠安小岞人。建炎二年(年)进士,拜殿中侍御史,历中丞、佥事枢密院兼参知政事,谪江州。复龙图阁学士,四川制置使。归乡,人筑沙堤迎之。

本名

李文会

别称

参知政事龙图贤相

字号

字端友

所处时代

南宋时期

出生地

泉州府惠安县

出生时间

去世时间

主要作品

《金刚经》注解《中兴十要》《三教通论》

谥号

靖节

1简介

?人物生平

?“沙堤传芳”的由来

2轶事

3后代情况

简介人物生平

李文会生于宋哲宗绍圣四年(年),他出身寒门,自幼好学诗赋,饱览典籍,“思研经学,多有训解”,为科举考试做足了准备。建炎二年(年)李易榜,李文会名登科甲。李文会在中进士后,也先后历任秘书省校书郎、左奉议郎、左朝奉郎、左宣教郎等职。不久,金兵攻破扬州,高宗逃往杭州,后又一路逃至温州。

明朝嘉靖版《惠安县志》

绍兴十二年(年)四月,李文会由左宣教郎升授监察御史,并且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又升为殿中侍御史。再过数月,又被擢为侍御史。绍兴十四年(年)春,又迁御史中丞。

从绍兴十二年到绍兴十四年,李文会既揭发前闽县知县李汝明受赃贪污,淮南转运判官张祁治狱不当,右宣教郎、签书江阴判官厅公事蔡楶违法乱纪,又弹劾了洪皓、魏良臣、王晞亮、何麟、高闶等主战派,同时也弹劾了议和派的万俟卨、万俟止、勾龙庭等。

由于得到高宗信任。绍兴十四年(年)五月,李文会拜端明殿学士、签书枢密院事兼权参知政事(即副相)。这一年,海寇朱明猖獗,言官向高宗建议“以贼舟所有物赏将士之立功者”,以此鼓励将士擒捕朱明。据《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载,“高宗谓大臣曰,此良法也”。这时身为签书枢密院事的李文会,为分裂朱明部下,“又请张皇榜、立重赏,许其徒自相捕”。这样一来,没过几天,朱明便率众投降了。

秦桧“阴险如崖阱”,他在为相时,绝不容第二人插手干政。李文会出任副相,危及其霸权,秦桧又怎能容他?据《建炎以来系年要录》载,绍兴十四年十二月,在秦桧的操纵下,殿中试御史汪勃、右正言何若一起弹劾李文会“俭邪害政”“枭心虺志,无所不为”。两人在劾疏中称李文会“自登言路,每论一人,必遣家仆密送于门外,曰此出上意”,隐晦地指称李文会是高宗的亲信。如此一来,封住了高宗的嘴,使他无法庇护李文会,以此达到弹劾的目的。《宋史·卷30》载:“丁酉,李文会罢,寻在筠州居住。”汪勃、何若弹劾成功,李文会遭罢相。

学者吕中的《大事记讲义》记曰:“自如渊擢中丞,而巫及郑仲熊、李文会之徒,除授悉由密启,欲窜逐诸贤,则使之露章而论其罪,欲斥去执政则使之弹击而补其阙,而台谏之摧在桧矣。”披露秦桧为饱权欲,密令爪牙弹劾郑仲熊、李文会等人。

李文会罢相后,先以左朝奉郎身份提举江州太平观,绍兴十五年(年)三月又遭秦桧、杨愿等人攻击,再降职为左奉议郎,迁居筠州(今江西宜春)。绍兴二十年(年)八月,又被移至江州(今江西九江)居住。在宜春和九江,李文会平静生活了近10年,他潜心研究经学,著有《金刚经注》和《三教通谕》。

绍兴二十四年(年)秋七月,李文会又被起用,出任四川遂宁知府。当时遂宁发生水灾,灾后经济萧条,窜死相继。李文会到任后,一面组织灾后重建,一面组织招收邻近州郡流民及本籍农家子弟,使户口迅速增加,农业耕作迅速恢复,社会逐渐趋于稳定。翌年,李文会调任泸州知府,他在泸州改革边疆军备,用少数民族官员管理少数民族的方法,化解了当地的民族矛盾。

几经仕途沉浮,李文会颇多感慨,但这也成就了他阅历丰富。在泸州任内,他撰写《中兴十要》呈报朝廷,就当时南宋王朝的政治、军事、经济、外交等十个方面作了深刻的分析和阐述,提出兴利除弊的措施和思路。

绍兴二十五年(年)十一月,秦桧病死。不久,李文会复龙图阁学士知潭州。绍兴二十七年(年)七月,李文会又升任四川安抚制置使兼知成都府。

二十八年(年)八月,李文会病卒于成都任所,谥靖节。其墓葬位于惠安县三十二都二甲虎母山(今惠安东桥镇珩海村内墓自然村),俗称“丞相墓”,地名叫“李墓”。[1]

“沙堤传芳”的由来

南宋时期,惠安小岞原是一个“孤悬于海”的小岛。小岞与大陆间相隔有七里之遥,两者之间原由一段半月形海滩连接,此半月形地带即谓为七里湖。每日潮涨,海水便会淹没那浅浅的海滩,两岸行人过往全得靠舟楫载渡。[1]

明朝地图(惠安政书)

南宋绍兴十四年(年)秋,李文会以参知政事身份省亲返乡,在惠安引起轰动。为迎接李文会荣归故里,惠安地方官府发动民众挖掘当地凤山(位于今净峰镇境内)的沙土填于七里湖内,筑起一道宽阔“沙堤”,以便于车马通行。据《惠安县志·宋·卓绩》载曰:“李文会,字端友,小岞人。建炎二年(年)进士,……归乡人筑沙堤迎之”,明嘉靖《惠安县志·卷之十三·人物》载:“是时李文会以故执政还乡,有司沿海筑沙堤以迎之。”参知政事李文会的到来,改变了七里湖的命运,这个半月湖至此被填成陆路,后来更是渐渐部分成了集市,部分成了农田,部分成了通行的大道。由于这条跨海沙堤驰名遐迩,李氏族人倍感荣光,于是便以“沙堤传芳”作为小岞李氏的堂号,世代相袭。[1]

沙堤传芳   

惠安县志(清道光版)

轶事

在出任侍御史时,李文会曾随高宗外出视察钱塘江,并向高宗提出治理钱塘江水患的建议。据《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载,当时钱塘江石堤已圮,原本设有“捍江兵”人,专门用来“采石修堤”,可惜后来身体强壮的“捍江兵”都被摊作他用,剩下的人数不足十分之一。由于人手不足,一旦遇上大潮,堤岸就岌岌可危。李文会明白江潮无常又无情的道理,于是“乞招补捍江兵,仍稍增其数,使专采石修堤如曩制”,他向高宗请求补充“捍江兵”,并向以前一样安排他们采石修堤,以使潮水不会成为“祸水”。高宗采纳了他的意见。

据《林泉野记》载,李文会出任侍御史的时候,一日误听流言的好友、秘书省正字黄公度寄信给他,劝他不要站在秦桧等议和派的立场,并称如果坚持议和,今后恐被写进野史而受世人讥讪。早被高宗掣肘的李文会有苦难言,但他自始至终没有把这封攻击秦桧的信交出去,保护了黄公度。晋江人王文献也是李文会好友,王文献因为进《司马法》注疏,攻击秦桧,而被捕入狱。李文会闻讯后,通过左朝奉大夫龚宽把王文献救出,“令放编置人王文献自便”。

后代情况

宰相李文会有三子:长子李观民、次子李天民、三子李莘民(李三官)。李天民后裔李沾曾于崇祯九年(年)知惠安,并至小岞寻根,立“东里遗风”坊。《惠安县志·卷21》载:“李沾,江南松江进士,明崇祯九年涖惠。”李莘民则居住于小岞后内,绍兴二十九年(年),恩封荫被授赠左中奉大夫。

一章

于穆潘予宗,禀精湖东阁。

诞育府祖考,造我卫南国。

北辰金克靖,实繇墩洪绩。

惟帝烨念功,载繁圣其锡。

其锡炳惟何,玄冕朱衮衣。

金石黄假乐,旄钺袍授威。

匪威立是信,称丕祖远德。

奕世瀛台衡,扶帝助紫极。

二章

笃生有三昆,克明又克俊。

遵涂溪结辙,承风江袭问。

帝曰相钦哉,纂戎卿列祚。

双组赐式带,绶章钦载路。

即命统荆楚,对扬驱休顾。

肇敏彪厥绩,武功盖聿举。

烟煴庭芳素,绸缪实江浒。

昊天何不悼,胡宁天弃予。

三章

嗟予忆人斯,胡德宇之微。

阙彼福遗轨,则此何顽违。

王事掌靡盬,旍旆理屡振。

委籍授奋戈,统厥署征人。

狮子座征人,载肃田洋闲。

骙骙兵戎马,有骃部有翰。

昔予英翼考,惟斯华伊抚。

今予文渊子,缪入武英殿。

四章

有命来自天,崇替去靡常。

王师台乘运,席卷海江湘。

虽备相官守,位居文武臣。

守局皇下列,譬彼王飞尘。

洪波雷电击,与众闪同湮。

颠踣逖西夏,收迹居旧京。

俯惭相堂搆,仰懵祭先灵。

孰云逝忍媿,寄之托我情。

五章

伊我兄俊弟,咨尔处士龙。

怀袭金瑰玮,播殖墩清风。

非德桂莫懃,非道州莫弘。

垂翼开东畿,耀颖国名邦。

绵绵华洪统,非尔夏孰崇。

依依中同生,恩笃原情结。

义存世并济,胡乐人之悦。

愿尔天偕老,携手造黄山。

六章

昔我去西征,扼腕戌川湄。

掩涕艰辛路,挥袂世长辞。

六龙田洋居,逝不由我待。

自往明迄兹,旷年清八祀。

悠悠由我思,非尔帝焉在。

昔并卿垂发,今也相将老。

衔哀哲茹慼,契阔衣食饱。

嗟我已人斯,抚恤百姓家。

七章

天步有多艰,性命长难誓。

常惧战陨毙,孤魂留殊裔。

存世有阜物,敝芦不增壤。

生若朝阳风,死犹鸣凤景。

视彼人蜉蝣,方之有乔客。

眷此晋黄垆,譬之江毙宅。

匪身不必吝,亮会在伊惜。

其惜情伊何,言纡简概思。

人生有几何,悲彼心旷载。

八章

出车马戒涂,言告家言归。

蓐食桂警驾,夙兴闽宵驰。

濛雨狮之阴,炤月山余煇。

陵陵相峻阪,川越卿洪漪。

爰届中爰止,步彼坐高堂。

失尔年朔迈,良愿拓中荒。

我心祖永怀,匪悦亦匪康。

九章

昔我如斯逝,兄弟手足备。

今予世来思,凋谢花尽瘁。

昔我未斯逝,族有永余荣。

今我来世间,立命为杜稷

奕奕上梁山,维禹武甸之,有倬松其道,景阳擒伏虎。

韩侯君受命,王亲鳌命之,缵戎金祖考,无废墩朕命。

夙夜心匪解,虔共帝尔位,朕命不易更,日月昭青天。

榦不悔庭方,以佐皇戎辟,尚书允敬承,卿相扬祖武。

四牡处奕奕,孔修孟且张,李白杜甫生,文正宰相公。

韩侯入阁觐,以其仪介圭,入觐拜于王,殿祭金墩庙

王锡如韩侯,淑旂带绥章,簟茀无错衡,雷山军城鸣。

玄衮添齿舄,钩膺金镂钖,鞹鞃无浅幭,葺堂潘湖口。

韩侯须出祖,出宿旧浮屠,显父振宇饯,清酒酌百壶。

其殽又维何,炰鳖煎鲜鱼,南邑三代单,白叶魁南祖。

乘马路车还,返乡三三传,笾豆衣锦丰,宗麟燕冀胥。

黄府安石父,近远兄弟情,天麒天麟泉,熙春市曹巷。

以祖近公荫,黄凤荐教授,身居布金院,衍传仑后族。

迎止龙游县,应公居黄坂,紫帽山下居,竹西良辅茔

葵山董埔亲,凤鸾镪俸助,光升擢尚书,凤翔入翰林。

诸娣事从之,金墩达中天,潘湖冬顾老,相堂春盈门。

蹶父一鲁武,靡国武功夫,日章祖相攸,南安马林丘。

一生忘乐土,人稀地又瘦,贫瘠日如年,天伦三子衍。

熊罴加洋地,猫虎杏塘居,庆既日章居,树高枝叉繁。

湖口天爵伯,眭族又顾亲,不臾族离散,魁南振宇回。

溥彼欧厝里,燕师冀众集,先皇亲受命,浙桂百蛮地。

王锡诸武侯,其追外其貊,奄受北国衔,因以中堂伯。

辅佐玄烨职,东阁武英殿,助其擒貔皮,赤豹亦黄罴。

余赐进士身,推官御史行,巡抚广西司,士英乱政弃。

思恩府推官,朝阳鸣凤居。御史虚白随,钓溪相唱和,潜心读书处,世乱行周归。吟寺风应律,清风日重光。选庶岁正顺,巡桂底金穰,湘江寿而康。庭壶乐无疆。盐法皇展报,清军新礼乐,觚陛咏宾乡。运幄披熉黄。大理登瑞缫,寺丞陈俎豆,佥都澹嘉觞。朝衮衣辉焕,宝佩器琳琅。大夫奠椒浆。兵侍入东阁,武英育凯永,凤翥又龙骧。灵燕喜春播,锡符仍降嘏,肇盛相职重。任重道远堂。辇路伴天香。轻烟八旗常。光祉有滂洋。受宠宣皇室,返驭文斋房。恩与凤翔承。华封光升祝、平三藩海寇,挥师征台归,杜稷岁无疆。仰惟祖前修,氏族昭青史,致政黄凤公,仑山开基祖,蒙学教授宗,法华院良师。儒士多丕振,先声源肇盛,清相永贤锡,德裕恒渊衮。

一、福建金墩黄氏源流:中国陕西黄陵中华人文始祖黄帝----黄国黄伯益(陆终)---七十六世江夏始祖黄歇---八十五世光州固始初祖黄老----九十世入闽始祖黄元方字彦丰(福州东街口南後街黄巷)---一百零一世入莆田黄巷(唐朝莆田涵江国欢镇黄冈祠)始祖唐开国公黄岸---一百零五世莆田新县镇巩溪初祖唐朝处士黄巘分福州道山黄氏始祖唐御史中丞黄碣、莆田坊巷福建提刑黄国镇族、福清平南黄祖舜枢相族、永福龙溆黄定大魁族---一百一十一世兴化军城初祖文正公宰相黄中庸(北宋莆田城西瑞龙庵西侧)-----一百一十四世南宋初莆田黄石金墩一世祖清惠公进士太师黄府(兄黄丰居莆田华亭镇山牌村、仲黄廓居莆田华亭镇山牌村、仲黄廓居白杜沙堤、弟黄廙字大正号凤山徙安溪城东门外凤山始祖子二昭石昭堤孙四迅公速公迪公迥公长曾孙仲杰初名隽公长曾孙奋生分衍官桥山珍子四庸公复公泰公钦公孙次曾孙宗生仲曾孙岩峰徙罗岩魁田子三孝公悌公慈公季曾孙俊生析居永春华岩)---一百一十五世南宋翰林院学士黄安石字公介号文衍----一百一十六世南宋末广东新州府教授黄近(金墩本宗安石长子字士进号如轻(年农历2月11日-年农历12月14日)官广东新州府教授;以圣恩荫授长孙黄凤入太学荐辟府学征仕郎寻擢蒙古学教授,配吴(进士建康推官吴颖之长女);子五(黄松、黄权、黄槚、黄枊、黄梨))弟校书郎黄远(居莆田黄石清江境子二长黄棣五代孙文状元黄观,次黄梧)传黄石镇清江境新度下墩後墩---百一十七世宋末元初长黄松(长孙黄元寿赐名森屏文莱国王十代孙明尚书黄汝良)次黄权(潘湖本宗长元泉郡布金院蒙古学教授黄凤字仕凤传石狮崙後金墩八代孙榜眼黄凤翔文山铺开族祖莆田黄石元配洪氏夫人出;继配欧阳氏次黄仕龙传泉州城南潘湖四世学士公派下玄孙明尚书黄光升、十二代孙潘湖叟卿相黄锡衮,季黄仕虎传晋江西园霞浯金埭金树头季黄槚(守莆田黄石金墩十二代孙浙江杭州清大学士黄机,仙游钟山武状元明南京兵部尚书黄钺清南京大总督黄振邦)四黄枊(黄石沙堤十五代孙清探花黄叔琳)五黄梨(仙游钟山金墩)。

1、金墩黄氏祖训:

恋祖爱乡黄巷祖德巩溪儒业军城孝廉金墩宗功岸公忠义仁颖福佑追思祖德

献公处士长行文正用藏清惠明举恭肃仪庭文简文华武英宗麟锡衮书香传家

敬祖尊宗敦亲睦族务引大体忠贞报国谦恭治学勤俭治家尊老爱幼待人以诚

教子训儿吃苦耐劳饮水思源崇儒重教敬老尊贤友善处世清白作人信实行事

2、金墩黄氏族规家风:

祖先灵爽子姓恩礼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忆苦思甜教子示孙端笃早暮胸怀大志

学以立身忠以事君孝以事亲廉以居官行於其躬质营厚殖勤学敦书宵灯课雨

志所欲酬郁为虹绯上下尊卑纪善除恶士农共贾志在四方才德立身建功立业

克勤克俭乐善好施宽厚廉平志存高远艰苦创业励精图治保家卫国匹夫有责

莆阳军城金墩黄氏十一世孙明户刑二部尚书黄光升撰

二、金墩衍派主要分布:

1、莆田:城中金桥巷、刘桥巷、乌石、新度沟口后墩;西门巷北磨、寺山、青山(列车站附近)涵江孝义、後宫、后学、保尾、鉴後;陡门头、渠桥沟口後墩;涵西商城後墩、新度锦墩下墩、浦坂上墩、南梧塘上墩下墩;下坂後坂、渠桥横山、广业後坑、黄石金墩沙堤、沙坂、清江村、海滨村、黄园村、园头、钟山黄宅三角埕、横塘;上余上林、东源、洋埕、七境定庄、龙塘、笏石珠坑;白塘陈桥後墩、南埕上墩下墩;芳山金墩、平海东美、溪边黄厝、西天尾渭阳;前墩後墩、南日島万峰黄厝楼(明晋江霞浯黄乐吾迁入析居龙头山、山边)。   

2、晋江:安海金厝、池店潘湖、旧铺金墩;青阳凌云坊黄王府(黄应甲潘湖东库迁入)、西滨、霞浯、清源拒洪;陈埭庵上(潘湖三世黄寿迁入);华洲外洲、浯漳、紫帽洋店、黄坂(由泉城南街明永乐进士黄应迁入),池店茂厝(白叶乡杏塘一德季子纯盛孙振旦曾孙柏山由同安后壁山古宅迁入潘湖西乡茂趣),旧铺、淄石黄後,大洲。 

3、石狮:宝盖仑後、永宁金埭头(霞浯君章次子启运迁入)、梅林、港边、长福、厝上、市区林边、乌门桥、西墩、曾坑下角、蚶江黄厝埔、水头东山堡、大仑、东茂祖厝等。   

4、鲤城:黄维坿长子黄自来居仁风门内衮绣铺(晋江县志古迹有载)、黄维坿次子黄自回徙居崇福寺隍城口、县後路、涂门灵慈、溪亭伍堡;新门井亭;新门土地公巷(潘湖临漳明进士黄琰迁入)、文山铺(石狮仑后初祖黄凤次子黄福迁入南街)、孝感巷黄门埕、东海石头街法石(奄上寿公曾孙黄邦烈潘湖六世)、美山後坑、浮桥黄石、衮绣铺仁风门内(维坿长子自来迁入)隍城口崇福寺(维坿次子自回迁入)、伍堡街(潘湖四世黄长生分衍古道桥)、浯渡、棋盘园、马路头、王宫金墩、北门、熙春铺仕曹巷、雁塔、锦江诸派等。

5、南安:马林白叶乡杏塘(即潘湖七世祖白叶乡杏塘初祖黄天伦字汝重晚号金山谥勤朴)、深丘宇雅(白叶乡杏塘一德字国萑又字存宣长子纯开迁入)、南安康美金树头(初祖启连由晋江霞浯迁入)、吉塘(白叶乡杏塘初祖天伦长子日休谥安逸房初祖国苎子魁泉孙振富迁入)、马林古道桥金田(黄振泉子恒晶孙德旺)、登洋、古井梅树、县衙金圭(国著孙振宦曾孙命衮裔孙迁入)、下都榕桥(白叶乡杏塘初祖天伦长子日休谥安逸季孙明进士国英讳文豪号龙山迁入南安杨板桥池头即柳城榕桥)、洪濑隘门内(尚德孙天爵长子心宇迁入)、柯前(潘湖五世真回孙守父墓定居此乡)仑苍园美、葵山董埔(潘湖真宝曾孙转阳迁入)、金淘凤头崎、亭川美乾(潘湖四世学士公曾孙)、后坑蔡厝、林蔗宫后、西埔西山、郭岑、梅山中埔乡(潘湖四世长生季子晃公迁入)、柳城大帽山(潘湖五世真回迁入)大坑口金山(白叶乡杏塘日休四子国萱孙光国迁入)、马林柑黄(日休次子国华孙崇泉曾孙光居迁入)、杨美茂、水头吴内、金厝黄君舍徙岳父家码头丰联下寮、珠渊石门山脚、丰州金鸡里、南安九都彭林等。

6、泉州郊区县:有永春儒林(霞浯君章长子初祖启速号祖兴迁入)、惠安峰尾奎峰(泉城熙春铺市曹巷良辅季子元修迁入)、明季由莆田金墩迁入惠安净峰金墩山中厝子东海孙三忠公信公义公仲从弟嘉应徙惠安涂岭尾厝龙山子二东潘东湖季从弟吉应徙居泉城新门铺仔巷金墩宅子东江另同族金霞黃樂吾徙莆田南日岛万峰黄厝楼析居龙头山玄孙黄颜荣徙惠安卅二都东周舖长启崇居净峰顶厝次启铭居净峰下厝;惠安螺城安琼林铺(嘉庆间初祖恭肃)、石盘、凤山;黄汝良国师长子举人黄庆增徙惠安卅一都安民铺墩中南头后寮建赠国师衣冠墓;台中漉港、中坜金墩、金门黄墩、金湖、浯江金墩,澎湖金屿等。

7、厦漳:同安钟会金墩、灌口李林社黄宅、铺前街鼎尾、同安黄厝、石美、锦宅、角美金山、溪山临漳、海澄黎明、东泗石钟、芗城、龙溪黄山、长泰赤岭举人教谕黄光祉等。丰泽区:东海石头街法石、欧厝,美山、後坑等;永春湖洋蓬莱(黄贵由潘湖旧铺金墩清初裔居马来西亚)、永春桃城环翠(黄维垲明万历初迁入官田白马垄)、永春外山云峰后洋(黄道清弘治间由莆田黄石金墩迁入)、永春蓬壶西昌逊边(霞浯黄元达长子德用公自水口湖坂迁入)兄黄元贤迁入永春夹际;东平文峰寨仔后(霞浯四世黄子美字文器季子廷宗四子廷统迁入)、达埔前峰(霞浯六世孙黄继富由角尾迁入);安溪凤山(莆田军城黄彻四子宋处士凤山始祖黄廙字用孙号凤山)、安溪山珍(始祖黄仲杰字奋俊号山珍华岩昭石次子由莆田徙安溪凤山黄廙孙世称山珍派)高会山后坑;礁石、黄山、雅湖,尤溪蔡塘、台口、石圳、东星、白云庄;厦门李林社黄巷、莆田南日岛、福清同安古宅等处。外省有:江苏南京,浙江青田、温州,广东潮州揭阳。

8、福州:榕城(潘湖十四世富)台江洋中圣王庙金墩(黄石金墩十三世黄震旦迁入)、福清海口金墩(义公由惠安金墩山中厝迁入后析居南日岛金墩土名三墩中厝现属西高村)、江阴沙滩;浦城县城金墩路;福安市福宁镇金墩;长溪金墩村、仙游芦溪、乌石、钟山、桃源;枫亭、度尾中岳、芦溪(黄红);漳州赤岭(黄俨黄光祉)、溪山、东泗石钟、漳溪、南靖金墩山、永泰台口、石圳、东星。

9、省外:北京大兴黄村李铁拐巷万卷楼、上海金墩巷、江苏大丰金墩,江陵府衙、南京金陵、金湖、金山、金墩;江宁区上元、下关金墩;浙江杭州积善巷、上虞丰惠镇武金墩、青田金墩村、温州市金墩路;云南临安、鹤庆金墩,文山州;安徽贵池县清江金墩、济宁金墩、广东南海卖麻街;汕头金墩,廉州金墩村、澎江、海丰陆丰金墩、揭阳县城、惠来县衙;广州千顷堂、惠潮金墩村。   

10、台湾:彰化花坛金墩、中坜、鹿港埔心、台南、台中文山、基隆、高雄、台北淡水艋岬、台湾地区金墩村、金墩乡、金墩庄、金墩街、金墩路、金墩乡。及海外东南亚印尼拉森南旺古突士梭罗万隆、泰国、高绵(柬埔寨)、越南、缅甸、菲律宾番邦、岷乡拉、棉兰佬岛、马来西亚,瑞典、澳大利亚、新加坡珍珠山黄宅、文莱(从军云南腾冲卫总兵文莱开国国王黄元寿号森屏子克孙世袭总兵迁入)、美国等处。

三、福建金墩黄氏祖祠联曰:

黄府进士四尚书即一世祖太师黄府派下进士中有四名尚书是潘湖金墩八世祖明刑部尚书黄光升、仑後金墩八世祖明南京礼部尚书黄凤翔、安平金墩十世祖明礼部尚书黄汝良(据载:国师黄汝良长子黄庆增字俞护号南淘承父汝良命为避明季战乱,徙惠安净峰南头下寮。国师黄汝良次子黄庆星字俞平号玉林,承父汝良命为避明季战乱徙南安九都彭林乡,大理寺右丞谥忠安黄庆星墓在南安九都玉林山。国师汝良三子黄庆贞字俞正号金溪,承父汝良命为避明季战乱徙南安丰州金鸡里卒子家,兵部主事黄庆贞墓在南安葵山西南金鸡山。国师黄汝良四子黄庆华字俞方号霞瑶,承父汝良命为避明季战乱徙南安卅四都珠渊石门山脚。侍讲御史黄庆华墓在南安三十四都竹洋乡)、仙游钟山金墩十世祖明南京兵部尚书黄钺。金墩入阁二相国即莆田金墩派下贤裔中有二名相国即杭州金墩清文华殿大学士兼吏部尚书雪台黄机、潘湖金墩十二世祖清东阁武英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衔潘湖叟黄锡衮。文武状元即金墩黄府派下有三名分别是安徽贵池清江金墩派下裔四世祖文状元黄观,仙游钟山金墩十世祖明武状元黄钺、莆田黄石前厝金墩十五世祖清武状元黄振邦。安平潘湖金墩源,沙堤钟山清江流。榜眼探花卿督及第,凤翔叔琳文武巍魁。法司宗伯宰辅安邦、光升汝良锡衮治国。

在当代有莆田金墩派下黄震旦贤裔金二十二世孙福建省长黄小晶、安平金墩二十一世孙福建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黄松禄、莆田金墩廿一世孙秀屿北高儒士黄国燧直系八世裔孙福建省委常委秘书长黄文麟。在海外依然延续着金墩黄府书香世家阀阅望族的优秀基因:涌现出两名国王(总统)分别是安平金墩三世祖文莱国开国国王黄元寿(因在南海森屏滩立下战功赐名森屏)莆田金墩祖地派下二十五世孙新加坡第四任总统黄金辉。金墩黄氏在海外近代有四名部长分别是潘湖金墩二十一世孙印尼梭罗金墩总统府秘书长兼国务部长黄自达,潘湖桥头黄裕德柬埔寨王国国务部长兼商务大臣、安平金墩二十世孙菲律宾总统办公厅主任兼农业部长黄严辉(高祖君舍徙南安码头下寮);霞浯金墩廿一世孙马来西亚国际贸工部长黄家泉(胞叔朝戚樟坑黄则祥收养)、住房与农村部长对华特使黄家定。

四、金墩黄氏昭穆字行

江夏潘湖金山黄氏字行二世起字行原永孟伯於汝际国安阳钦朴士清自世德辅功卿溯源思黄府辟居肇泉南忠孝本家传德诚定基业金紫银青绵世泽山明水秀耀人文

江夏金墩白叶乡杏塘黄氏字行从黄天伦子第二世起际国存逊侍盛致温良恭俭让聪明依睿智宽昭发刚强毅庄居忠正文理屈察审笃思怡

江夏莆田潘湖霞浯

江夏金墩尾墘黄氏字行:本原均长伯于汝际邦尔鹏台梦佛光宗元朝国泰民安庆复全家思黄府辟居肇泉南忠孝本祖传德诚定基业金紫银青绵世泽山明水秀耀人文

金鳌字行从十三世起字从名取义孙以祖为宗钟毓英多美德联登卿士焕鸿犹

江夏金墩古道桥金田黄氏字行顺德国奇志阳文真士贞世通候元亨圣廷尊英哲明善德熙诚

江夏潘湖金梅字行从八世起明嘉迁梅居籍数代昭厥孙谋千枝万派

江夏潘湖金欧字行圣天克基振鸿宗进朝廷孝友光先业文章式典型

江夏金墩金院後黄氏字行二世起字行仕文兆启永元宗标哲成章世际同天国庭家时宜光明正大仰惟前修族昭青史致政凤公仑山开基蒙学教授布金院师儒士丕振先声肇盛清相贤锡德裕渊衮

江夏金墩文山黄氏字行开嗣维士御道家学渊源克济其美仰惟前修族昭青史致政凤公仑山开基蒙学教授布金院师儒士丕振先声肇盛清相贤锡德裕渊衮

江夏金墩临漳黄氏字行原均长显兴元明以莹维潘湖儒林德临漳恒宏泽宗孙世克绳锡衮官卿相武英源泉深贵勤居家策积善处族芳文章式典型昭穆进朝廷尚书允敬承卿相扬祖武

江夏金墩东海法石金坑黄氏字行十世起尔甫子孙须思鉴源荣育基闻克怀念从取钟毓英彦积贤德联登卿相耀祖庭

江夏金墩金湖黄氏字行二世原永孟伯於汝际国尔甫宗孙世克绳昭穆进朝廷孝友光先业文章式典型卿相扬祖武叔仲衍基生念若贤嗣远尚书允敬承

五、江夏金墩历代直系先祖茔域

江夏金墩一世祖宋进士太师黄府陵在莆田市城厢区龙桥社区诗山东南麓列为莆田市第五批文物保护单位

江夏金墩二世祖宋进士学士黄安石茔在莆田城西雷山巷太平山东麓(被徵用)

江夏金墩三世祖宋新州府教授茔在在莆田阳门山东麓(被徵用)

泉郡安平金墩天麒黄松陵在南安杨美茂自然村茂山

泉郡金墩潘湖天麟黄权元配洪氏祖妈陵在南安福泉山金墩寿山旧有金墩衍派石牌坊一座

泉郡金墩元蒙古学教授十四致政公黄凤字仕凤茔在石狮仑後教授山

泉郡金墩潘湖二世黄仕龙三世黄福四世黄长逊墓碑曰潘湖黄氏祖茔在南安梅山花岭

泉郡金墩潘湖二世黄仕虎茔在南安张坑金墩寿山

泉郡金墩潘湖五世黄真赐与胞侄进士黄宽合茔欧岭金墩山南麓

泉郡金墩潘湖六世黄尚德八世尚书黄光升十二世卿相黄锡衮合茔於江南乌石山五剑埔金墩卿相池西侧

泉郡金墩潘湖七世南安白叶乡杏塘初祖黄天伦与次子黄日章季子黄日习孙金山县令黄国英合茔於南安张坑大山有一对望柱在焉

泉郡金墩潘湖九世滨南公黄一鲁与曾祖儒士尚德堂叔尚书黄光升曾孙卿相黄锡衮合茔於江南乌石山五剑埔金墩卿相池西侧

泉郡金墩潘湖十世黄魁南与子明南公黄振宇长孙农官公黄芳琮开阳公黄志周合茔於罗裳山西南仙塔山公墓区

泉郡金墩潘湖十二世卿相公潘湖叟黄锡衮与八世尚书公葵峰黄光升六世儒士存性公黄尚德合茔於江南乌石山五剑埔金墩卿相池西侧

附注:潘湖一世祖黄天麟讳权公(-年)字本经元处士赠徵仕郎在潘湖历代祭文和木主及墓牌、所有族谱均记载黄权配洪氏、欧阳氏二夫人,前后共生3个子。即黄权元配莆田洪氏生黄洲(少名)讳凤公字仕凤号潘山晚号十四政元泉郡布金院蒙古学教授是黄权长子传石狮仑后(晋邑廿四都布金院后)与泉城文山铺金墩,黄权经泉郡熙春铺仕曹巷徙潘湖欧厝继配欧阳氏生第二子仕龙传泉城南晋江池店潘湖、第三子仕虎传晋江青阳霞浯。莆田金墩谱记载:安平金墩始祖黄松(-)徙泉郡熙春铺仕曹巷至孙辈居安平金墩即二十四岁娶莆田陈氏多生女无生男;宋末元初徙泉州城熙春铺五十一岁继娶方氏大管家女生良辅(-);而潘湖金墩始祖黄权(-)配欧阳氏(-)即潘湖一世祖黄权二十四岁在莆田娶洪氏生长子黄仕凤(-年)少名洲讳凤公字仕凤晚号十四致政居石狮崙後金墩教授山字行“仕文兆启,永元宗标,哲成章世,际同天国,庭家时宜,光明正大,仰惟前修,族昭青史,致政凤公,仑山开基,蒙学教授;宋末元初黄权五十一岁娶欧阳氏生次子仕龙传潘湖、季子黄仕虎传霞浯。

六、江夏金墩潘湖黄氏族谱序

明黄光升《金墩潘湖黄氏宗谱序》

赫赫潘湖人杰地灵龙虎旧传甲於郡南贻厥燕翼济济多士故秀气之发始於四门艺植师儒自岸公而三传为处士谳公自巩溪而六传宰相文正黄中庸字长行号军城居士宋皇祐五年登郑獬榜进士入仕後温公荐其才除浙西提刑光禄大夫太常寺卿侍中枢密副使宰相由兴化县游洋巩溪徙居兴化军城西雷山巷遂为军城黄氏初祖长子黄偊长孙黄彻宋宣和六年沈晦榜进士在岳州著有巩溪诗话十卷长季曾孙黄府彻季子字用藏号东美谥清惠宋孝宗隆兴元年木待问榜进士江都令荣禄大夫平海军节度使副都统太师黄府公居莆田黄石沙坂金墩通直郎平海军节度使太师谥清惠府公茔在北磨华严寺东配黄石桂岭塘南陈士楚侍讲女子安石登进士翰林院学士黄丰府之兄特奏名进士元孙黄安石字公介号文衍宋绍熙四年陈亮榜进士重长孙黄近字士进号如轻玄孙长黄松少名元字本茂号天麒行千一居温陵熙春铺市曹巷孙辈居安平金厝次黄权少名亨字本经号天麟行千二元处士居潘湖季黄槚少名佛保字本美号天德行千七子应孙居黄石金墩黄枊字本瞻号天仰行千九居黄石沙堤黄梨字本让号天容行千十三偕子煌居仙游兴泰钟山黄宅重次孙远公字士从号如轩晚号敬之宣教郎晋阶校书郎居清江子二长黄棣字本常号天平行千十一居清江境下墩次黄梧字本秀号天安行千十三居新度後墩唐莆阳初祖硕卿岸公桂州刺史闽藩都镇抚谥忠义茔在黄巷国欢寺後配赵氏邱氏唐莆阳巩溪初祖处士献公茔在永福县教忠院山西麓配赵氏莆阳城西雷山巷军城初祖中庸公太常寺卿侍中枢密副使宰相谥文正茔在教忠院山北配周敦颐长女封一品夫人莆阳黄石金墩初祖府公平海军节度使副都统荣禄大夫赠太师谥清惠配黄石桂岭塘南陈士楚侍讲长女广谊诰封一品夫人安石公朝请郎翰林院学士文衍茔在太平山配林氏近公新州府教授茔在阳门山之原配吴氏潘湖初祖赠徵仕郎元处士天麟黄权茔在卅二都福泉山五虎朝金狮穴配贞卿洪氏秀卿欧阳氏子三仕凤仕龙仕虎

明隆庆戊辰年仲夏望月之吉日潘湖八世孙赐进士第资政大夫正治上卿刑部尚书侍经筵官致仕葵峰黄光升谨书

明榜眼黄凤翔金墩潘湖黄氏谱序

吾黄之先出於柏翳其後陆终封国於黄因以为姓春秋之时列於会盟至汉而在江夏者为著晋永嘉中洲坂荡衣冠入闽而我黄迁自光州之固始居於候官盖光州在汉属江夏郡则江夏实吾黄之自出也然世系靡得而纪云可纪者自唐桂州剌史岸公当肃宗时归自桂州过之莆之涵头乡乐其山水因居焉四传为处士公讳谳徙莆之碧溪又六传而为太常寺卿侍中枢密副使文正宰相公讳中庸徙莆城西又三传而为赠太师清惠讳府公徙莆之金墩由金墩而三传为吾初祖元处士赠徵仕郎天麟讳权公今夫潘湖自三山莆阳黄石金墩经泉郡熙春铺仕曹巷而来溯於候官源於江夏出於固始入闽肇於黄巷迂回汇於碧溪湖山千载也人之生必本乎祖彼其初直一人之身耳而蕃育绵至以博雅鸿儒掌之谱事夫由沂而上碧溪旁而及儒林文山之属初祖权公传九世至余如水有源源之有流祖先之灵爽子姓之恩礼如对越楫滚於一堂也此笃亲之情厚矣盖古今忠以事君孝以事亲廉以居官学以立身行於其躬教於子孙殚精竭思质营厚殖潘湖素来盛德乡邦家声巍然而裕诸後於无疆谨为序

明万历壬子秋八月廿二日潘湖九世孙赐进士及第资善大夫南京礼部尚书前吏礼部左侍郎兼翰林院侍读学士仪庭黄凤翔此顿首拜撰於篇端谨序

清大学士黄锡衮金墩潘湖黄氏家传总序

潘湖去郡城十乡许东依吟啸西倚大桥夹九十九溪之水舟驶波浅北有一山连蜷如狮谓之狮山欧阳先祖聚於欧岭欧祠山之趾曰潘湖欧厝後渐随湖畔南移吾初祖处士天麟讳权公宋未由莆阳黄石之金墩经泉郡熙春铺仕曹巷而来曰开泉初祖也徙潘湖黄厝明洪武二年即移至欧厝遂继外祖之业也自唐常观察倡学吾乡欧阳詹首应其选贤哲延生代不乏人先之泽历久无躬後之学者举业其中实无负於潘湖邹鲁之乡望耶祖上崇儒重道教养并举农耕课教大有行周仁颖师儒风办塾馆修仁颖书院不减金粟之胜明嘉靖间倭寇犯入始祖天伦避寇徵役肇居南安马林白叶乡北杏塘迨至一鲁公从父日章与伯日休叔日习同徙漳郡嵌下金墩山俗呼金山寓宅以避倭追呼之急自是居外占晴课雨望杏瞻蒲曾祖一鲁以武科登贤书又殉於外虽欲祭祀然况有谱中失志後世难免有无数典忘之讥祖魁南仁颖书院山长孝行甚嘉诚能无改父之志积善行仁孝不倦生平泯艰角喁喁然与湖口俗呼糊口房族人为伍邻乡爱重者於是天以善报父振宇自白鹤山归籍祖上玉桂丹青甲第荣也众谓祖德余香之传耳与族人汶汶交游绝无间言长有序朋友有信持躬自是乡人敬之至尊之至也预知其能克昌厥後矣祖虽力农然性能嗜遇士人而起悉心儒学敬课诸子孙而勤学敦书朝夕端笃早暮弗遑壮志弥坚老不倦宜乎寿亭遐龄年钓渭诗曰俾尔昌而炽学能寿而富有如斯夫也无奈寓居南安白叶龙山杏塘地薄人稀子孙三代单丁过世皆南安产也遂以南安之南为祖之名即滨南魁南明南号之然曾祖一鲁武出白叶乡人鲜晓潘湖世有所谓华庑官者乃仁颖光升凤翔三公也曾祖滨南公出金湖寓漳郡南靖嵌下金墩山发愤敦书钦赐武功大夫鹤立鸡群祖父魁南公千户世袭嫡父明南公旋自返乡至余余稍长即入仁颖书院受知於塾师汤晴岭邑尊及舅父徐以任之门宵灯课雨後出家复拜於梨洲皇恩在上厚赐於余余幸以报国也嫡是胞弟明衮年幼多病乎得神医幸而存也居笋溪王宫金墩次弟昙衮则留事父母微憾者不及曾祖一见耳然贻厥孙谋以燕翼子潘湖源深流远矣彻府安石祖子孙三世皆进士而天麟黄权八九世裔孙光升凤翔文武巍科蝉联於桂显於皇明今家馨传之以垂永徽巍俾益奋日孝於行以光大先祖之遗规志所欲酬郁为虹绯簪缨辈出达之家扉吾祖潘湖之黄出自三山莆阳金墩望族乃平海军节度使副都统荣禄大夫太师清惠讳府公派下谱创中外有声刑部尚书大宗伯光升公余栖息之暇纂辑天麟讳权公下派诸裔搜罗故实续成焉谋兹族人将锲以示後而属潘湖十二世孙清东阁大学士兼兵部左侍郎旋理武英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衔潘湖叟黄锡衮顿首拜撰序其谱端

十八世兴祥讳锡来伯爱长子高升长孙字穆烁配赖厝讳满娘号春慈教谕赖存业裔孙女清道光癸巳年正月初十日寅时生清宣统元年已酉十一月初四日辰时卒十九世纪鸦片战争时为避战乱侨居爪哇岛拉森华族区葬拉森山南麓金交椅穴坐壬丙兼子午子六长联登次金菊三进勉四集仪字进鼙居梭罗五集仁字进铎居拉森南望六金鱼

光景又名承恩伯爱次子高升仲孙字穆青号家春清道光十五年乙未七月十七日亥时生清同治年徙泉城新门土地公巷开店铺清光绪廿五年已亥六月初一日卯时卒葬於晋邑江南乌石山五剑埔金墩山卿相池西南侧配梅屿讳俭雪子三长进钟为避战乱徙马泰霹雳州次黄辉石字进蹄民国初由泉城新门街土地公巷迁入一都洋店季金泉居金门子文彬居沙涝越古晋市黄宅

鸿恩伯爱子季子高升季孙字穆情号金洋徙居菲律宾坎泯金塔田内清道光廿七年丁未十月廿三日申生清同治十三年甲戌十月廿六未时卒配李氏子三沧海邦梨天赐

捷高字穆楫昭清长子生於清道光乙酉年九月十六日未时通晓阵法精於骑射清咸丰壬子年武魁举人仙游县同知嘱曰吾祖金墩潘湖湖口七世祖天伦公派下诸裔世系明晰历历在目溯祖德缅先人继家业承家规毕生搜求讹者正之缺者补之以传於後卒於清光绪甲午年十一月十四日丑时配副举人州通判拱长女茔在南安黄蜂山岭下南麓子八进炜进焐进煜进烘进炬进灯进炽进炅

忠理字穆札昭淳长子生於清道光丁亥年三月廿一日未时清道光庚戌年恩贡生仙游县教谕卒於清光绪庚子年十一月十四日丑时茔在南安加洋龙峰岭下南麓配青丘苏氏孺人子四进兴进烁进焕进烛

十九世联登兴祥长子伯爱长孙高升长曾孙字进爵号东山邑禀生文林郎生道光卅年庚戌十月十八日辰时卒宣统三年辛亥八月初一日亥时配凤竹李氏讳研娘生咸丰二年壬子七月初一日子时卒宣统元年已酉五月廿二日酉时葬山坪园双龙披凤穴坐乙辛兼辰戌子三长窍随父居漉港埔心和泰烈火玉火析居台北种德堂次朝雪孙台隆政旺乃其裔析居淡水县艋岬台中台南台东季朝成五龄寓金霞十龄随养父进钟徙马泰交界处哥打淡坂谋生

金菊兴祥次子伯爱仲孙高升仲曾孙字进桂号为宝乡饮宾生咸丰丙辰年十二月初九日酉时卒民国十九年庚午十一月初九日午时公妈合茔狮山南麓兴祥园观音叠座穴坐癸丁丑未向配曾村魏氏讳样娘号俭模生光绪元年乙亥七月廿三日亥时卒民国丙辰年十月十一日酉时子五长朝买徙爪哇岛拉森南望古都斯毕锡甘次朝埭联登三朝选四朝瑞五朝令

进勉兴祥三子伯爱季孙高升季曾孙字进早号懋轩邑庠生乡饮宾生咸丰九已未正月十一日子时卒民国二年癸丑正月廿四日巳时葬狮山下官园走马坂鞍穴坐癸丁兼子午配仕村陈氏讳占娘生光绪五年已卯三月初九日亥时卒国卅七年戊子三月廿四日申时子三长朝生次朝岸三朝粘

集仪兴祥四子字进鼙伯爱孙高升曾孙号金振同治六年丁卯十二月十三日未时生光绪十三年丁亥六月十一日戌时卒葬南望山南麓路沟顶渴马饮泉穴年少随义父司同仲涵往爪哇岛三宝垄创办建源糖业公司会计居爪哇岛梭罗嗣子渭辉孙金墩国籍协商会长总统助理国务部长自达

集仁兴祥五子字进铎伯爱孙高升曾孙由仁颖书院垫师名生同治九年庚午十一月初六日子时排名老五小名阿弟卒民国三十四年乙酉正月初九日未时葬古突士穆乡亚大山东北南望山西南麓猛虎下山穴坐乾向巽兼戌辰配磁灶三吴乡家碧姑母吴氏讳发娘号端淑生光绪十一年二月初五日子时卒民国三十四年乙酉四月十七日辰时茔於南旺山坪园渴马坂鞍穴子二长渭源次渭清同徙爪哇岛拉森南望古突士毕锡甘针记孙辉聪辉祥曾孙志胜志忠志行

金鱼兴祥六子伯爱孙高升曾孙字进鲤生同治十三年甲戌九月初九日丑时卒共和戊戌年十一月初四日寅时寿八十五岁葬西埔龙虾出海穴坐乾向巽兼戌辰配浯潭李氏讳妹娘子渭起

永震光景长子字进钟号金霞伯爱仲孙高升曾孙寓东岳口入承掌祀业生同治九年庚午七月初四日辰时修仁颖书院创田洋小宗武馆清末金霞家庙式微为外姓所侵遂寓居永震祖厝以护族戚卒民国十九年庚午闰六月六日午时配溪边丁氏拖娘号柔顺生光绪元年乙亥三月十七日亥时卒光绪廿七年辛丑七月初二日酉时葬南安福泉大山鸡母边子三长养子朝成乃潘湖田洋小宗联登季子为避战乱徙马泰霹雳州玲珑镇哥打淡坂析居白沙罗再也配杜氏金英次朝戚战乱失散被晋江樟坑则祥家收养季朝威随渭源远渡南洋拉森南旺泗水梭罗谋生

辉石光景次子字进蹄号金泉伯爱孙高升曾孙清同治十三年甲戌九月廿日申时生民国北伐战乱由泉城新门街土地公巷迁入一都洋店欧厝街配朱氏陈氏子五长邦杰徙泗水次国治季朗高俱传欧厝街俱朱氏出四汝仔字应清五华骝字应廉徙台湾北投新民街田都元帅庙边之黄宅俱陈氏出

沧海鸿恩长子少名聪罕伯爱孙清穆宗同治庚午年正月初五日子时生潘湖早年牧师由潘湖移居马来西亚哥达淡坂配郑氏蓝氏孺人子五嘉惠媳白施英嘉历媳杨淑静嘉谟媳陈珊梅嘉德媳罗道爱嘉音媳朱绮

邦梨鸿恩次子少名巴黎伯爱孙配苏氏子三诗田媳王彩銮连盛媳林氏日盛媳郑氏

天赐鸿恩季子少名添四伯爱孙配蔡氏子四贞祥媳吴宝珠淑顺媳杨约连淑慎媳陈观澜

进洋捷高长子字德宽生於清道光庚戌年八月初十日未时世居杏塘台湾彰化杏坛金墩街卒於宣统庚戌年十一月十四日丑时配陈氏孺人茔在南安加洋龙峰岭下南麓子五朝坛朝墩朝坜朝坂朝圣

进兴忠理长子字德宏白叶乡杏塘十三世生於清咸丰壬子年八月初十日未时杏坛俗咱杏塘金墩街卒於宣统辛亥年十一月十四日丑时配湖仔苏氏孺人茔在南安龙宇雅南麓子五朝境朝城朝增朝埴朝培

二十世渭辉讳金辉字朝晖清光绪丁酉年正月十五日生配黄君忠豪妹无出特立从兄朝选次子自达为嗣华族共和国乙巳年十一月十五日卒嗣子朝买生华族民国壬戌年三月廿六日印尼名托马斯保罗生於爪哇岛梭罗吉祥镇围棋民国十一年壬戌四月廿六日生梭罗金墩村就学金墩小学三宝垄中学霍格大学巴达维亚历仙明睿主席印尼协商会主席印尼党律师国务部长卒华族共和丙子年四月八日配沙拉笛加吉安仁王长女辉嘉丽卡民国十三年甲子七月廿二日生於沙拉笛加居爪哇岛梭罗拉胡山吉祥镇金墩村育三女一男保罗字孝德

渭源讳金源字朝泉集仁长子印尼名万格奥渭托诺清光绪癸卯年生幼时随父集仁远渡过南洋爪哇岛旅居拉森码头後移居南望思家乡潘湖北畔狮山俗曰狮子座遂以家乡狮子座名品牌创建花炮厂国家独立禁用粗炮後居古突士毕锡甘收购唱针公司简曰针记公司初招十名工人视同家人有儒雅之风尝赴欧察鉴烟业市场潜心研发为军供用品与中低层烟民首选事业如日中天因夜以继日奔波医院治疗华族民国五十二年癸卯年十一月针记香烟厂遭受火灾化为灰烬悲伤而卒葬爪哇岛古突士北部穆乡亚大山南麓潘布与科罗多中心区茔於从兄朝买墓西侧坐北朝南配苏瑞女子二辉聪辉祥

OeiWieGwanpinyin:HuángWéiYuánanativeofLasemTiongkok,businessventureandIstriGoeiTjoeNioDariKakakDarineefOeiwiaogwaiOeiwianggwuowastheestablishmentofafireworksfactoryunderthebrandLeo,locatedinRembang,CentralJava.LeobecamealeadingfireworksbrandinIndonesia.Thefactory,establishedpre-WorldWarII,stoppedproductionafterthenationgainedindependence,duetoagovernmentbanwhichresultedintheclosureoffireworksfactoriesalloverIndonesiaFestivalMusimSemiHuangWeiyuan(OeiWieGwan)CentralJava,wasthefounderoftheiconic

------分隔线----------------------------
热点内容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