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各主要经济体纷纷把自贸区作为经济和外交的核心内容,加快构建各自的自贸区网络,超大型自贸区不断涌现。目前中国内地港口吞吐量排前,但与国际先进自贸港相比仍然差距明显。年8月,中国自贸区2.0版本的上海临港新片区设立,这一新片区不是简单的扩区,而是重点在对开放度要求高但其他地区尚不具备实施条件的重点领域探索经验,并建立与国际通行规则相衔接的制度体系,拥有“国际高标准自由贸易园区”的更高定位,拥有包括服务“一带一路”、带动长三角进一步改革等更丰富的战略任务,突出了提升前沿科技产业能级的产业发展目标。中国自贸区2.0为中国缩小与国际先进自贸港的差距提供了时代机遇。 来源:新财富(ID:newfortune)作者:陈龙中泰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 执业证书编号:S2 01 自贸区的历史溯源 古语有云“轻关易道,通商宽农”,自贸区的建设并非一朝一夕,在历史的长河中,它在每个历史阶段都发挥着自己的独特使命,将平等和自由的理念融入到经济发展之中。 18世纪中叶至19世纪中叶,英国率先完成第一次工业革命,通过政治、军事、经济手段建立了遍及全球的殖民体系。为拓展在亚洲非洲的市场,英国或以军事或以政治力量强迫殖民地国家开埠通商,开放贸易和投资,从而形成了由英国支配的世界市场体系。直到年,英国政府逐步解散特权贸易公司,随后废除航海条例,实行航运自由;改革关税制度,逐步减轻进出口关税,年取消对殖民地的贸易垄断。英国与多国签订包括航运、投资、贸易等内容的自由通商条约。 英国的自由贸易政策较之垄断贸易政策,比较容易被各国和殖民地国家接受,以往的不平等贸易增加了平等的成分,各国贸易政策逐步由对抗转向包容,自由贸易成为世界趋势。 事实上,发展至今,国际上通常将两类区域都简称为“自贸区”,一类是自由贸易园区(FreeTradeZone),另一类是自由贸易区(FreeTradeArea)。其中,自由贸易园区是指由一个国家单方制定规则和标准,在其国境内,以海关特殊监管为主要手段,来促使贸易自由化、便利化的多功能贸易区域,例如阿联酋迪拜自贸区;自由贸易区是指多方国家和地区之间签订贸易协定,彼此形成统一的关税标准,商品在各成员国之间可以自由流动。例如,北美自由贸易区等。 目前,我国已经开放的自由贸易试验区,都是从自己领土中开辟出来,面向全球,所以均属于第一种自由贸易园区(FreeTradeZone)。 自贸区的建设是我国改革开放进程中的重大事项,是新时期全球化和国内改革发展深刻变化的必然产物,是我国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趋势和国际经贸规则新变化的重大选择。具体来说,我国的自贸区内涵可以概括为具有境内关外的特殊性质,并作为贸易、投资及国际经济合作等事项的压力测试场所,政府对该区域的经济活动与体制创新给与特殊授权,成功之后在国内推广。 与目前国内的开发区、综合保税区、经济特区不同,“试验”是自贸区定位的关键因素,因此,自贸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