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春旅游加速度 “莫以宜春远,江山多胜游”。在1月21日召开的宜春全市旅游产业发展大会上,受到表彰的靖安县、明月山温泉风景名胜区、袁州区南庙镇、铜鼓县排埠镇永丰村分别就全域旅游、品牌经济、乡村旅游、旅游扶贫主题作了典型发言。而该次产业发展大会进一步明晰了年宜春旅游发展的方向。 晒成绩旅游公路亮了近年来,宜春旅游产业总体保持了健康稳步的发展势头。年,明月山继创建了赣西地区第一家国家5A级旅游景区之后,又成功创建了全省第一家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明月山温汤镇成为全国首个“世界温泉健康名镇”,有效发挥了区域龙头引领和示范带动作用。宜春《建设赣西地区休闲旅游度假商贸中心实施规划》,配套57个重大项目,强化旅游产业支撑。高位推动旅游公路、旅游厕所、集散中心等基础设施建设。《宜春市旅游公路建设规划》计划分三期,投资.1亿元,推进总里程.1公里共计62条旅游公路的改(新)建工作,实现“一线一连,三通四连”的旅游公路空间结构形态。宜春旅游厕所工作走在全省前列,作为“厕所革命先进市”获国家旅游局表彰。明月山游客中心、靖安县旅游集散中心、万载县旅游集散中心等一批政府投资基础设施工程,体现了宜春发展旅游产业的决心。 旅游+产业融合有成果宜春市通过“旅游+”战略,引领产业创新,促进旅游转型升级。旅游+农业,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涌现出靖安中源乡、明月山栖隐山庄等一批有品位、有档次的乡村旅游点;在“旅游+体育”方面,大力发展高山滑雪、自行车和户外登山休闲健身旅游,铜鼓、靖安、明月山相继引进了滑雪旅游项目,奉新、靖安等地举办了江西首届红色骑行活动、环鄱阳湖国际自行车大赛等精彩赛事,天沐温泉景区连续举办了六届全国农耕健身大赛,体育休闲成为宜春旅游产品之一;在“旅游+工业”方面,丰城和美陶瓷、上高五谷村酒业、奉新飞宇竹材、靖安平久石业创建了首批江西省工业旅游(区)点。 “旅游+”发展模式为宜春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新的市场空间、新的投资机遇和新的就业岗位,正在成为宜春旅游转型升级的生力军。 加速度提升质量和效益年,宜春市已提出要将中心城区打造成为赣西休闲旅游度假商贸中心,真正把旅游作为战略性支柱产业和幸福产业来抓,探索因地制宜、各具特色的旅游发展路径,加快建设旅游强市。 年,该市将在做大体量的同时摒弃粗放的、简单追求速度和规模的发展方式,大力提升旅游发展质量和效益;发掘宜春生态、文化优势,打造一批生态游、禅宗游、乡村休闲、康体养生等旅游品牌;打破行政区划限制,把分散的旅游资源和旅游产品捆绑起来,昌铜四县联合做好九岭·官山景区总体规划的编制工作,打造宜春旅游发展的新名片;提升管理服务品质,在提升吃、住、行、游、购、娱传统旅游六要素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商、养、学、闲、情、奇全域旅游新六要素,加快智慧旅游建设,充分运用智慧旅游的平台和技术,以建立旅游大数据来提升旅游服务管理水平和能力。 该市要求,要形成旅游大发展的合力。把握新时代旅游发展的特点和规律,搞好顶层设计,高起点、高标准编制旅游产业发展总体规划和各类专项规划。同时,加大投入,充分发挥旅游发展基金平台的引导、拉动作用,积极拓宽融资渠道,探索建立多元化的旅游投融资机制,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旅游企业和项目的支持;加快培养一大批懂市场、善经营、会管理的专业人才,积极引进宜春市急需的高端管理、营销、策划、创意等各类人才,力争通过引进一批人才,带来一批旅游创意和旅游项目,聚集一批旅游企业,助推该市旅游业提质增效、转型发展。 本报记者钟秋兰赞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