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8-12-5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乡音难改

方言是一种地方文化

更是乡愁

  12月15日,“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标志性成果《中国语言文化典藏》(20卷)新书发布会在商务印书馆举行。《中国语言文化典藏》首批出版20卷,涵盖官话、晋语、吴语、徽语、闽语、湘语、赣语、客家话、粤语等汉语方言和怀集标话等少数民族语言,具有创新与存史并重、学术性与普及性相结合的特点。其中,由宜春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的罗荣华、田志军、刘春荣三位老师编著的《中国语言文化典藏·宜春》也收入其中。这也是宜春学院唯一一部由国家出版基金资助出版的图书。

央视新闻直播间对此书进行了报道(视频请在wifi环境下观看)

  宜春方言收入《中国语言文化典藏》,罗荣华教授是位大功臣。

  一座城,一方人。城有名胜风景,人有方言俚语。风景名胜是城市往昔历史的见证,方言俚语蕴含着丰厚的地方文化底蕴。人到他乡之地,大多只会   十五岁那年,罗荣华背着行囊来到宜春求学。在学习之余,他爬过明月山、探过酌江洞、逛过鼓楼路、游过状元洲,初识这“江南佳丽”之容貌。毕业之后离校返乡教书,又外出他地求学,久别宜春十一年。

  年研究生毕业后,他来到宜春工作,生活稳定后才开始仔细打量这座以“夏冷冬暖、莹媚如春、饮之宜人”的美泉而得名的江南故郡。

  周末得闲时,他常穿行于老城区的小巷,寻访了三眼井、四眼井、五眼井、七眼井,灵泉池、珠泉池;用双脚丈量了有着厚重历史的重桂路、黄颇路、王子巷、槐花巷、鹧鸪巷、沙子巷、卢祝巷;用心倾听了宜春人的“啥叽”、“魔气”、“演文”等方言俚语。

  宜春,是罗博士学习和工作的地方,他将之称为自己的第二故乡。不过,即便这样,这座江南小城对他而言,也是忽近忽远,始终难以真正走进他的心里。

  罗博士与宜春打破隔阂真正相融的契机源于年昆明的一场学术会议。在那场会议上,曹志耘先生报告了自己的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中国方言文化典藏”研究进展,并公开招募子项目的研究团队。

  这一番发言引起了罗博士的兴趣。会后,他马上与曹先生交流,表示愿意加盟他们的团队。通过后来几个月的接触,团队于年12月份成功立项“宜春方言文化典藏”。

万事开头难东风来助力

  项目开始前,罗博士和团队成员做了许多准备,但工作开展之初还是不可避免地遇上了难题——调查条目的拍摄与编写。由于团队成员中没有一个是宜春本地人,项目启动后,调查方言文化条目的拍摄与编写难度比预料中大得多。

  幸运的是,他们的工作得到许多昔日同学、当地同事和学生的支持,调查工作经一时困难后进展较为顺利。

  年年初,罗博士与宜春袁州籍同学刘永刚、袁树云、罗会年商量项目实施的计划。根据项目对发音合作人的要求,通过严格筛选,将发音合作人定为南庙袁梅村的刘展祥先生。他是一名退休教师,能吹拉弹唱,经常出去为红白喜事演奏或主持祭礼,家里还种了几亩田,对农工百艺也非常熟悉。

  通过刘展祥先生口述,罗博士和团队成员顺利将大量的调查条目拍摄并编写完成。

  之后,袁树云的父亲袁少鸿先生到办公室和罗博士一起连续工作五天,对典藏条目逐一进行了核实,并且用宜春方言转述了“牛郎和织女”和“‘肃’字迎亲”的故事。

  作为典藏,除了文字记叙还需要大量图片。为了拍摄到更多的原生态图片,罗会年主动提出来做罗博士的向导,带他到宜春袁州区慈化镇拍摄。

  在罗会年的引导下,罗博士参观了慈化大禅寺、观音阁和普庵禅师修行的天龙寺,还驱车几小时到了海拔八百米的山区。车子过不去,他们就步行七八里山路,拍摄到了仍旧在使用的木榨、水车和碾。

  到了年5月底,尚有一些图片没有拍摄到。袁树云请假三天,带罗博士到寨下、芦村、新田寻访当地文化名人。为了拍一条“士林布手巾”,他们驱车几十公里到了芦村乡的韩塘村找到一位九十岁的老人。老人从箱底翻出了一条收藏近三十年的崭新“士林布手巾”让他们拍照记录。

罗荣华教授在探寻中得到了众多村民的帮助

芦村镇韩塘村的袁少鸿先生(右)与罗荣华(左)教授在学校连续工作五天,逐一核实典藏条目

众人拾柴火焰高

  罗博士表示,项目得以顺利开展,除了以上所述人员的大力支持,还有一群可敬可爱的宜春袁州籍学生功不可没。他们按调查提纲一个人负责一章或一节,帮助罗博士团队采集照片。为了方便交流,他们建了“宜春方言文化典藏”QQ群。各位同学虽然有分工,但大家团结互助,不管是谁拍到符合典藏条目的照片都会传给负责的同学。其中一些学生都是自己去借来单反相机外出采风。其中一位叫阳芬的学生为了拍到“朱氏节孝牌坊”,到处打听具体位置,还请男友开摩托车先去踩点,然后再通知罗博士开车一同前去拍摄。另一位叫陈静的学生为了拍“农工百艺”,暑假在乡下奶奶家住了半个月,跟拍各项农事活动。

  五年来,罗博士和团队成员跑遍了袁州区的大部分乡镇,南路的下浦、彬江、南庙、洪江、温汤、湖田;北路的西村、三阳、芦村、寨下、柏木、洪塘、金瑞、慈化、竹亭、天台。每到一个地方,当地人不但当向导,还盛情款待他们。

  在众人的大力支持下,作为外乡人的罗博士通过五年下乡采风真正地了解了宜春,甚至成了宜春的民俗文化通。他认为宜春的民居、饮食、农事、信奉、婚育、丧葬、节日等都有其独特的地方。

  这五年里,项目组成员先后到北京语言大学参加了三次专题研讨会,汇报宜春方言文化典藏项目的进展情况及其存在的问题,根据项目组提出的图册编写规范不断地补充图片、修改条目文案。正是在项目组成员们不辞辛劳,不计报酬的努力下,才完成了这样一项方言记录、文化保存的事业,这部沉甸甸的《中国语言文化典藏·宜春》才得以诞生。

  如今出版的《中国语言文化典藏》丛书不仅图文并茂,而且独出心裁、紧跟时代潮流地在地方特色条目后附上了   尽管故乡上高距宜春只有百余公里,就地域而言两者可以说是近邻,但是经过五年的采风发掘,罗博士依旧看到许多“新奇”之处。

  比如普通民居的屋栋正中间都有“铜鼓钱”;宜春农村家家户户都有火塘,火塘之上都挂着一大串猪肉、鸡肉和鱼肉等;老百姓结婚还保留了“拜茶”、“筛开水”等风俗;春节还保留了泡番薯圆子、打麻糍等年俗。

  这些“新奇”发现完全符合曹志耘先生在项目研讨会上所说“让本地人看到亲切,外地人看到新奇”的典藏图册要求。

  罗博士表示,接手这个项目时,自己和团队成员就有一种责任感和使命感:我们要把宜春人们刚刚过去和即将过去的生活状态记录下来,为宜春人民留下一些影像,为他们记下曾经住过的老房子、睡过的花板床、戴过的颈圈(银项圈)、吃过的腊肉、玩过的躲蒙蒙狗(捉迷藏)、唱过的儿歌童谣、听过的老故事、出席过的红白喜事等等。让宜春的游子和子孙后人能够“留下乡音,记住乡愁”。

  后记:当下中国所处的时代,正是人口频繁流动和城市化速度之快史无前例的时代,方言作为传统文化的载体,作为归属的象征,既是一种情怀,也是一种乡愁。宜春正在发生巨变,宜春人的衣食住行和语言也正在走向“大同”。《中国方言文化典藏·宜春》抢救性地记录了宜春人已经或即将变为过去式的生活状态。于个人,它是珍贵的回忆。于地方,它是宝贵的文化遗产。

  在不断追求速度与发展的现代文明中,罗荣华和他的团队在尽自己的力量拯救不断流逝的方言民俗文化,《中国语言文化典藏·宜春》它的出版仅仅是传承宜春地方文化的开始,在保护宜春地方文化的路上,将会有更多的人“慕名而来”、并肩而行,让宜春这座小城焕发出更加无穷的文化魅力!

人物档案

  罗荣华,宜春上高人。南京大学文学博士,复旦大学博士后,宜春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院务委员、考研辅导中心负责人,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负责人,方言文化青年创新团队负责人。已在《中国语文》、《汉语学报》、《语言研究集刊》等刊物发表语言学论文20余篇;出版专著《古代汉语主观量表达研究》和《中国方言文化典藏·宜春》2部;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国家语委项目3项、江西省社科规划项目2项,省厅级项目2项,参与省部级以上项目5项;获江西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三等奖各1项,宜春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2项。

  另外,小布获悉,近日中国出版集团公司组织评选出“中版好书年度榜”,其中,《中国语言文化典藏(20卷)》被收入在人文社科二十大好书当中。

下面小布就以测验的形式,

考一考大家的宜春话怎么样!

hold住!考试开始啦!!!

年宜春话考试卷

★启用前绝密★

一.选择题(在ABC三个选项中选择你认为正确的答案填入括号中,其中1~9为单选,10为多选.每小题5分,共50分)1.宜春话中“矮婆凳子”的意思是()A.矮人专用的凳子B.椅子C.小矮凳2.宜春话中“巴萨”是指什么()A.一种宜春特产食品B.蜘蛛C.蟑螂3.宜春人用来形容多少钱的时候会说“百斯百”()A.一百多B.几百元C.一万元4.“吃牙黄”是的意思是()A.吃一种菜B.受冤枉C.一种虫子5.“打乱骂”是()A.一种骂人的话B.形容乱骂人C.胡说八道6.当要别人别着急、慢慢来的时候,我们会说()A.蹉切B.消停C.批式7.宜春话中“线车”是指什么车()A.自行车B.摩托车C.公交车8.“我作式你”用普通话表述为()A.我讨厌你B.我喜欢你C.我认识你9.“佐思”是什么意思()A.认真思考B.很想念某人C.干脆10.“恶心”在宜春话里有哪些说法()A.蛮草人B.蛮割人C.土人D.泥人二.填空题(每题6分,共30分)(谐音即可)1.形容打赤膊有几种说法,请说出一种“_______”(三个字)2.当一个男生又在和妹妹搭讪,我们会说他在“________”(三个字)3.形容干净用“_______”(二个字),而形容的程度再深一点会说“___________”(四个字)4.小孩在宜春话中叫“_______”(三个字)5.贼在宜春话中叫“_______”(二个字)三.句子翻译(20分)(把下列宜春话句子翻译成普通话,意思对即可)错您鹅牙老子来里上高,给挖鹅要是再恰烟个挖,给围发扇。鹅挖:子得,比恰球比恰。谈是点给非切里鹅又忍比处恰里。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卷做完了

你内心深处的感受是什么

有没有觉得我们的方言很有意思呢?

那就为家乡的乡音点个zan吧!

来源:综合宗轩袁璐黄威中国出版集团公司、宜春历史文化研究会等

编审:辛冬妹、章芳

编辑:谢芳芳

小布想和你交朋友,9

大家都在看

?宜春人看到这些绿色标志要注意啦!有来头哟

?环保在行动!宜春市人民检察院与市环保局“联姻”

?宜春启用新能源汽车专用号牌了!公开开放个专用号

赞赏

长按







































白癜风能根治好吗
北京治疗白癜风的价格大概需要多少钱


------分隔线----------------------------
热点内容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