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8月20日,宜春市袁州区邹氏联谊会组织今年考取南昌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吉林大学、东华理工大学、江西师范大学、江西中医药大学等高校的袁州邹氏大学生,前往宜丰县潭山镇龙岗村考察学习,并聆听了宜春历史文化研究会会长刘密关于邹氏民族英雄邹维琏励志、抗荷、清廉的事迹,上好了励志第一课。 为了引导年考上大学的邹氏优秀学子立志成才,报效国家,袁州邹氏联谊会组织6名准大学生和1名硕士研究生,邀请宜春历史文化研究会会长刘密先生一同前往宜丰县潭山镇龙岗村,参观龙岗村邹氏宗祠。 龙岗村邹氏始于宋代,兴于元朝,繁荣于明清,人才辈出,有进士2人、举人14人,贡生26人,文武官员位,近代涌现了黄埔军校生等大专以上学历者百余名,是赣西北名望家族,尤以明朝抗荷英雄邹维琏名垂青史。 袁州邹氏联谊会组织邹氏大学生前来考察学习,得到了宜丰县潭山镇龙岗村邹氏宗亲的热情接待。袁州邹氏大学生们参观了龙岗村邹氏宗祠,感受龙岗古村风韵,学习龙岗村邹氏的族训、家风、家规,近距离了解龙岗村明朝抗荷名将邹维琏的英雄事迹和不朽功勋。 在参观完龙岗村邹氏宗祠后,袁州邹氏联谊会在龙岗村委会会议室举办了简短的邹氏家风讲堂,邀请宜春历史文化研究会会长刘密先生主讲。刘密先生说,宜春出了两位了不起的民族英雄,一位是丰城的抗倭名将邓子龙,一位就是宜丰的抗荷名将邹维琏。 刘密从邹维琏的生平、励志、成才故事讲到抗击荷兰侵略者,收复厦门的卓越功勋,再讲到近代邹韬奋发奋图强,让邹氏大学生们了解到邹氏杰出人才的家国情怀,增强了邹氏大学生的家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 (刘密先生向大学生们讲述民族英雄邹维琏的事迹) 邹维琏,江西新昌人即今宜丰县潭山镇龙冈村人,生年不详,卒于明毅宗崇祯八年(公元年)。邹维琏年幼丧父与母亲相依为命,全靠母亲上山砍柴卖来维持生活,家境十分贫寒。少年时代,他没有钱买书,便向四乡邻借阅,每次借书总是隔日即还,邻里们怀疑他没认真读。一次,他们拿来一本他曾借阅过的书,抽其中的一段考他,邹维琏从容自若,竟一字不差全文背出。 邹维琏学习从不间断,上山砍柴,还边走边背诵文章。由于他刻苦自学,万历三十一年(公元年)中举,三十五年(公元年)中进士,约二十五岁时走上仕途。邹维琏耿介廉洁,刚正不阿,怒劾阉党,被誉为“天下第一清忠”。 邹维琏是明朝抵御外敌入侵、收复失地的民族英雄。明崇祯年间,邹维琏巡抚福建,在福建厦门打败荷兰侵略者,收复厦门有功,因而名垂青史,是一位民族英雄。 在讲堂上,刘密还向袁州邹氏大学生们分享了王阳明的人生八个字:立志、勤学、改过、责善,希望袁州邹氏大学生像邹维琏、邹韬奋等邹氏先贤一样,立下远大的人生志向,勤奋学习,自省改过,为善劝善,勇于担当,为家族、国家和民族争光添彩。 来自新坊高富岭的江西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邹茜深有感触地说,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今天参观了龙岗邹氏宗祠,印象非常深刻。我从未了解到邹氏还有那么多的杰出人物,我所知道的莫过于邹忌、邹衍、邹迪、邹市明等知名人士,今天又了解到我们还有一位被称为“天下第一清忠”的邹维琏。 邹茜说:“参观过后,我引发了深思:将来的你,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你呢?”刘密先生的一席话,如醍醐灌顶,“立志、勤学、改过、责善”八个字将令我受益终身。“今天是个特别的日子,我将铭记于心,不仅仅了解了我们邹氏的源远流长,还明白了你不仅仅只有你自己,我们是一家人。少年强则中国强,未来的中国力量一定不可抵挡!加油吧,少年;加油吧,邹氏;加油吧,中国!” 来自飞剑潭的南昌大学学生邹睿红说,走进龙岗邹氏宗祠,我才真正感觉到自己与先祖血脉相承。刘密教授将邹维琏、邹韬奋等义士的事迹缓缓道来,每个字都承载着历史与使命的重量。邹峰先生更是对我们这些邹氏大学生寄予厚望,要我们将崇学的家风传扬下去。如今,我们站在前人用血泪与辛劳铺就的大道上,更应该不惧去路,不忘归途,珍惜时间,脚踏实地,笃行“立志,勤学,改过,责善”箴言。如此,便不虚此行。 来自湖田镇伊村的南京理工大学学生邹旭尹说:袁州邹氏联谊会组织的宜丰龙岗之行令我感悟良多。在行程之初,我有一些不以为然的轻慢。但是,参观过邹氏宗祠的庄严,感受过邹氏先人的历史,聆听过长辈们的教诲,触及过先贤思想的光辉之后,我被一股岁月积淀下来的平静所浸染,返回的路上,多了一分沉稳,少了一分浮躁,油然而生“定恒念,戒骄狂,勤修业,振家邦”的信念。 赞赏 人赞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