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户在劳作后行走在张家村小微湿地中。张骏摄 走进江西省宜春市宜丰县新庄镇张家村小微湿地,玉带般的河道与葱茏树木、阡陌田园、错落民居交相辉映,河里野鸭嬉戏,岸上农户耕作,构成一幅生态田园画卷。 曾经的张家村,可不是这样美丽的景象。张家村地处宜丰县最东边,是全县海拔最低的村落,低洼的地势造成了张家村存在洪涝灾害、河道堵塞等严重的环境问题,河流富营养化严重,满是绿藻和水葫芦,水体发出阵阵臭味,水质只能达到IV类。每年雨季,洪水退去后总是给这个村庄留下泥泞的道路、浑浊的河道、被冲垮的植被,村民苦不堪言。 整治村庄环境成为摆在张家村面前的一道“难题”,省林科院驻村工作队成员思前想后,提出打造小微湿地的方案,通过种植水生植物改善水环境,形成良好的生态循环系统,打破每年必涨大水的“噩梦”,重塑村民安居乐业的美好生活。 江西省宜丰县新庄镇张家村小微湿地俯瞰图。何贱来摄 张家村在省林科院的技术支持下,把港口自然村西面的旧河道作为整治重点,化劣势为优势,利用丰富的水资源栽种狐尾藻、金鱼藻、睡莲、荷花等种水生植物净化水质,同时硬化河道、清理淤泥、修建游步道,根据河道区块特点建设人工湿地修复区和湿地景观观赏区,将湿地延伸到村庄外围,保留部分原始植被与人工景观融合,形成野趣湿地修复区,将湿地与大自然“无缝衔接”。同时,结合群众生产生活需求,做到生态、生产、生活“三生”融合,整体打造出总面积1万平方米,集湿地保护、生态修复、科普宣教、湿地休闲、农业综合利用示范为一体的张家小微湿地。 如今的张家河道清澈见底,空气清新,水质达到II类标准,生物多样性丰富,水环境良好稳定,不仅极大改善了农村人居环境,减少了洪涝灾害的侵袭,还形成了水清岸绿的生态画卷,村民出门就能享受如画般的风景。 改造后的张家村小微湿地形成了良性生态循环系统,成为美丽乡村建设可借鉴、可复制的样板示范点。今年以来,宜丰县着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结合“三比三争”活动要求,立足乡村特点,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注重生态修复,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提升生态环境现代治理能力和水平,不断增强居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奋力描绘“美好生活在宜丰”绚丽画卷。(漆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