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12-17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9月4日万载县撤县设区工作又有了新进展——全会审议通过了《关于同意万载县撤县设区的决议》拟在“一个统一、两个不变”(即“统一规划,保持原行政管理权限和财政管理体制不变”)的原则下整建制撤销万载县设立宜春市万载区01拟撤销万载县设立宜春市万载区

所谓的单区市,即只有一个市辖区的地级市。

目前,江西共下辖有11个设区市、26个市辖区、11个县级市、63个县,26个市辖区分布在11个设区市中。

随着年、年、年,新建、广丰、东乡、余江等相继撤县设区,11个设区市大多都拥有了两个或以上的市辖区,最多的南昌设有6个市辖区,九江、赣州、上饶设有3个市辖区,剩下的抚州、吉安、景德镇、萍乡、鹰潭均刚好设有两个区。11个设区市中,仅剩下了新余和宜春两个仍为单区市。

据了解,为了优化行政层级和行政区划设置,年,江西省发改委曾下发《赣西经济转型“十三五”发展规划》,提出要推动万载、上栗“撤县设区”。据权威渠道消息披露,今年5月,宜春市委市政府作出了“立即启动万载撤县设区工作”决策部署。

今年8月20日,万载县撤县设区工作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召开,意味着万载县撤县设区工作正式启动。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了《宜春市万载县撤县设区工作领导小组各工作组职责》和《宜春市万载县撤县设区工作方案》。

现在,万载县撤县设区工作又有了新进展——9月4日,宜春市委四届八次全体会议在宜春文化艺术中心召开,研究审议万载县撤县设区有关事宜。全会由宜春市委常委会主持,审议了《宜春市人民政府关于宜春市部分行政区划调整的请示》,审议通过了《关于同意万载县撤县设区的决议》。

据悉,万载县撤县设区的具体方案是:万载县撤县设区拟在“一个统一、两个不变”(即“统一规划,保持原行政管理权限和财政管理体制不变”)的原则下,整建制撤销万载县,设立宜春市万载区。调整后,宜春市辖两个区、5个县、3个县级市。其中,中心城区由袁州、万载两个区构成,区域面积.32平方公里,市政府仍驻袁州区。

02告别“单区市”做大做强中心城区

目前,宜春辖1个区(袁州区),6个县(万载县、上高县、奉新县、宜丰县、铜鼓县、靖安县),代管3个县级市(丰城市、樟树市、高安市),中心城区城市建成区面积达87平方公里,常住人口70万人。

宜春市委书记颜赣辉指出,作出撤县设区的决策,是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战略部署,建设区域中心城市的必然抉择,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提升宜春中心城区综合竞争力的客观需要,是统筹城乡发展、促进乡村振兴的现实途径,有利于优化拓展宜春城市空间布局、提升宜春中心城区辐射带动能力,有利于加快万载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有利于提高万载基本公共服务、民生保障水平,有利于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宜春为何选择万载撤县设区?万载县,东邻上高县、宜丰县,南接宜春市袁州区,西连湖南省浏阳市,北毗铜鼓县,地处“吴头楚尾”,系老革命根据地之一。万载县辖9镇7乡1街道,全县总面积.63平方千米,城区面积16.1平方千米,年末全县总人口57.4万人,撤县设区后,将有利于做大做强宜春市中心城区。

03可享受叠加红利万载未来可期

区和县一字之差的背后,是万载乃至宜春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迎来的更大发展机遇。有关人士认为,万载县撤县设区有利于整合袁州、万载和原中心城区经济发展力量,拓宽宜春市中心城市的发展空间,增强中心城市整体经济实力和区域竞争力。

于万载而言,在一定时期内可享受县区有关政策叠加红利。比如,共享全市工业园区优惠政策和发展资源;承接中心城区的辐射影响,带动万载在政治、经济、社会和城市基础设施等方面的发展;逐步享受中心城区在教育、通讯、交通、卫生、文化、体育等方面的“同城待遇”,提高万载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等。

江南都市宝

扫一扫下载订阅号助手,用手机发文章赞赏

长按







































白癜风手术
白癜风图片


------分隔线----------------------------
热点内容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