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宜春有一个如世外桃源的“红色”小山村——高枧。她隶属袁州区水江镇上洞村,这里四面环山,是一个偏远的小山村。 高枧景观 高枧取名于“高山屹立,枧水长流“,因其地理位置高险,四面环山,水源条件灌溉艰难,为了维持农田高产、丰收,历代辛勤高枧人就用竹枧渡流山泉水灌溉农田,让原本条件艰苦的这片土地上养育出世世代代的高枧人。同时这里的祖辈更希望这里的后代能像“高山一样屹立,枧水一样长流”。 高枧清晨山顶雾景 高枧的山泉水冬暖夏凉,清澈见底,其中百年的浪下井(也叫红军泉),是红军在高枧“安营扎寨”时的“专供”泉。这里的水属于山泉水,原生态已经过多层天然过滤,可以直接饮用。在农忙时节,高枧人只要经过浪下井的,不管多累、多晚都会去喝上一口这甘甜的泉水。 高枧浪下井 另外还有泉塘的“碗泉”。为什么叫碗泉?相传以前高枧人谁家做酒席需要碗,只需要在泉塘泉水井旁边摆好祭台,插上香烛,摆上祭物,许下碗愿,泉水井里便会出来瓷碗,做完酒席洗净归还就行。听家里老人说,后来因为谁家做酒吃了狗肉,归还了盛过狗肉的瓷碗,瓷碗就再也没有出来过了。 不管真假,狗是我们人类最好的朋友,也是最真诚的动物,我们都应该爱护、保护它们。 高枧是一个长寿之村,这里有着80岁以上老人十几个,还有一位百岁老人张秀连,村里人都叫她张婆婆。她是13个子女的母亲,五世同堂的老祖母,如今百岁的她,身体健康,脚步轻盈,眼睛明亮,耳朵灵敏,穿针引线无需眼镜。 百岁老人慈祥的笑容 这里是一个红色基地,在湘鄂赣苏维埃政府直接命令下,彭德怀元帅直接指挥的宜春著名的革命战争——高枧大捷,就是在高枧劣加窝战斗的。这里至今留有大量的红色遗迹:完好的高枧大捷作战指挥部、战壕、瞭望台等等。 高枧大捷作战指挥部旧址 这里也为新中国诞生奉献出众多永垂不朽的烈士,邻近一公里的梓木村组,更是有大家所熟悉的飞夺泸定桥二十二勇士之一——刘梓华的故居。 这里总有讲不完的红色故事,每一个故事都激发着青少年的爱国热情。 刘梓华故居 高枧也是一个充满爱的小山村,这里有一个十分感人的爱情故事。在二十年前,黄昌渭的妻子杨秀华高血压中风,经几番住院治疗虽保住生命,但是留下了严重的后遗症:半身不遂,最近几年更是连话都不能说了。黄昌渭本就有小癫痫,每天需要吃药,但是他二十年如一日,坚持帮妻子洗脸洗澡,喂饭按摩身体,每天抱着妻子出门透气。这就是爱的力量,也是爱的坚持。 黄昌渭在给瘫痪的妻子杨秀华喂饭 高枧有丰富的毛竹资源,盛产红薯、油茶。所产茶油色清味香,营养丰富,耐贮藏,是优质食用油,也可作为润滑油、防锈油用于工业。茶饼既是农药,又是肥料,可提高农田蓄水能力和防治稻田害虫。果皮是提制栲胶的原料。还有香味扑鼻不上头的纯粮食红薯酒,喝上一口,真是回味无穷。 漫山的毛竹 无污染的山泉谷物蔬菜 漫山的翠竹清新的空气 激情的“红色”故事 热情的高枧人 欢迎来做客~ ▍编辑:熊瑛 编审:杨娟 如果您有好的新闻、线索想与我们分享,欢迎联系我们。 投稿邮箱:jxycxww sina.cn赞赏 |